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精神疾病的成因很多,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說,研究顯示單一療法的治療效果有限,若能合併營養療法,可大大改善病患的治療成果,而整合性的醫療則包括生活中很重要的飲食調整和營養處方。
蘇冠賓目前擔任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理事長,去年受邀擔任國際期刊《大腦,行為和免疫》的客座編輯,號召全球營養精神醫學的專家發表論文,並集結收錄15篇重要的研究論文,在最新一期的特刊「營養在免疫與精神醫學」中發表相關領域最新的研究。
蘇冠賓指出,憂鬱症的「單胺氧化●(左酉,右每)理論」對於病因的了解和新治療的研發,已經走到盡頭。目前已有更多的研究支持「免疫調節」在精神疾病機轉所扮演的角色。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張倍禎醫師在兒童過動症、心血管疾病或炎症合併憂鬱症的研究成果也證實,免疫調節在憂鬱症病因的重要性。
他表示,「營養在免疫與精神醫學」特刊是整合目前世界上最新關於營養在精神醫學與免疫的研究;探討多種的飲食內容與營養補充,包括藍莓、omega-3不飽和脂肪酸、褪黑素激動劑等等,在不同的精神疾病,如憂鬱症、雙極性情感疾病、思覺失調症、酒精引起的失智症和厭食症等,所扮演的角色,並探討其免疫的機轉。
他說,對於治療精神疾病,採用整合性的醫療模式來替代單一療法,可提升治療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