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酸的網路語言,是台灣想要的文化?

譚德塞發言固然有惹議之處,但也再度凸顯網路語言的尖酸刻薄。(路透)
 最近,台灣發生幾件與網路語言有關的新聞議題。其一為,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指控台灣網民涉及歧視性言論,譚德塞做此指控之後又引起網路上一番回擊;其二為,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對台灣捐贈新加坡口罩,在網路留言引發爭議,何晶已將該留言收回,重新留言對台灣表示感謝。這幾起事件,除了爭議本身之外,也再度凸顯網路語言的傷害性,這種傷害性的影響程度的確不可小覷。
 大約三十年前,英國科學家伯納設計了目前全球通行的「全球資訊網」,再加上傳播電子科技飛速發展,人類使用網際網路的普及率大幅提升。以台灣而言,根據《二0一九台灣網路報告》揭露的調查資料,全台灣上網人數已達兩千零二十萬人,整體上網率達百分之八十五點六;從年齡層分析,十二歲至三十八歲以上人口的上網率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三十九歲至五十四歲為百分之九十六點六,五十五歲以上人口也有百分之七十一點七;其中,五十五歲以上上網率較二0一八年增加近兩成。換句話說,台灣幾乎已進入全民皆網民的階段。
 但是,網路普及率越來越高,並不表示優質網路文化亦隨之提升;反之,網路霸凌案例俯拾皆是。外交官蘇啟誠因楊蕙如等人操弄「假新聞」而釀生的悲劇,至今許多人提及此事仍在遺憾中帶著氣憤。
 譚德塞、何晶的發言固然有語意不明,乃至於惹議之處;但這兩起爭議的確也再度凸顯網路語言尖酸刻薄,甚至如前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所說的「間接影射殺傷力最強」的劣質網路文化。必須進一步追問的是,這種劣質網路文化何以產生?這種尖酸網路語言是台灣應該有的文化嗎?
 持平而論,尖酸刻薄、含沙射影是人類長久的劣習;但是,過去因為中華文化時時強調「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種自春秋戰國時期儒家開始倡導的「禮」文化,根深柢固地烙印在中華文化圈每一個人的腦中;太多太多的華人從小背誦《三字經》、《弟子規》等經典,這些經典中的禮、節等規約,也潛移默化地鑲嵌在背誦這些經典的人的行為模式裡。
 再者,包括京戲、歌仔戲等傳統戲劇,也發揮了寓教於樂的教育功能。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系教授林茂賢即歸納出傳統戲劇闡揚忠孝節義觀念,是維繫倫理道德的重要力量;去年楊麗花推出《忠孝節義》歌仔戲節目,製作人陳亞蘭也特別提到,「在收視率掛帥的演藝圈,我們不跟收視率比拚,因為台灣文化是沒有敵人的」,這種力倡社會正面文化的勇氣,令人欽佩。
 中華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傳統戲劇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即可接觸到的「軟體」,皆灌輸著人們遵循有禮、有理的行事觀念,即使君子絕交也不出惡言,這在「實名制」社會中,彰顯了善念、壓抑了惡性。但是,網路社會中,由於匿名性等因素使然,即如社會學者林嘉誠所說,「言論充斥仇恨、敵意」,甚至雖非「國內僅有,但與民主先進國家比較,有過之而無不及」。
 傳統大眾傳播媒體,除了有他律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律;然而,在當今人人都有機會當網紅的年代,趨利心態之下往往語不驚人死不休。久而久之,台灣社會亦見怪不怪,甚至許多政治人物以此導引風向,為自己攫取政治利益;兼之諸如美國總統川普等國外政治人物,動輒在網路上留下尖言酸語,更發生推波助瀾效果。長此以往,台灣的社會文化怎能不變?社會文化固然隨時在變,但這種文化是台灣需要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