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崁頂農友魏德義兄弟克服氣候環境成功種出台灣「榴槤」,氣味口感更勝外國榴槤,預計七月份量產,國人往後就有道地台灣榴槤可以享用。
魏家七年前在崁頂買下一點二公頃農地,選擇種植台灣看不到的榴槤。以前在證券公司上班的魏德義問了很多農民,都說種「榴槤」沒前途,因為進口的就很多,但他偏不信,從國人常吃的「金枕頭」開始種,種子成樹後當成枮木再嫁接其他品種,目前品質較好的「貓山王」經歷五年的照顧與管理,終於開花結果,產出台灣第一顆在地的榴槤,今年是第七年,氣候上較平順,產量也隨之穩定增加。
魏德義表示,榴槤是熱帶果樹,以泰國及馬來西亞為主產地,當地沒有寒流及颱風,所以產量及品質很穩定,而台灣海島型環境要渡過寒冬低溫與颱風侵襲,成為能否成功的關鍵。
魏德義以草生栽培方式管理,增加樹勢,用人工授粉提高結果率,施用有機肥增加肥力;榴槤喜歡高溫與潮溼氣候,因此以錏管固定枝幹加強果樹抗風性及保持水份,每顆榴槤都以吊繩固定,以免成熟掉落影響品質,每顆都是「在欉黃」,所以比國外進口的六、七分熟度更具美味。
魏德義指出,今年邁入第七年的果樹結果更豐碩,開放網路訂購,目前果園內約有二百五十株榴槤樹共有六個品種,但八成是「貓山王」,還有「黑刺」、「金枕頭」等。農糧署南區分署長姚志旺認為魏家兄弟雖非務農出身,但靠著肯學習的精神,也能成功種出「台灣榴槤」,真的要叫他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