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主計總處二十八日發布經濟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一點六七,較二月預測值百分之二點三七,大幅下修零點七個百分點,民間消費下跌是最主要原因,實質負成長百分之零點二四,較上次預測值下修一點八二個百分點,也是二00九年以來最低水準。
原本外界預期台灣經濟會面臨「保一」保衛戰,如今看來,不僅保一成功,甚至高空飛過,主計總處點出有兩大因素,一是政府積極推動各項紓困補助與振興措施,抵銷負面衝擊,二是台灣體質轉變,近幾年產能陸續移回台灣,給予經濟支撐力道。
主計長朱澤民說明,疫情對於經濟成長率衝擊約二點一個百分點,但政府因應武漢肺炎推動紓困及振興措施,並編列特別預算,用途包含補助弱勢族群、促進消費等,預估可以提升經濟成長率零點九個百分點。
副主計長蔡鴻坤則說,金融海嘯時期,全球經濟成長率為負百分之一點七,當年台灣為負百分之一點六;如今疫情衝擊更為嚴峻,在疫情新增感染人數將於北半球夏末達到高峰、防疫封鎖於夏秋之際逐步放寬、有效疫苗供應得等到明年末等假設下,今年全球經濟衰退百分之五點五,台灣卻能維持正成長。
蔡鴻坤分析,台灣之所以沒有重演金融海嘯時期,全球衰退、台灣也難逃負成長的情況,關鍵在於體質改變,近三年來,很多廠商回流台灣,在台蓋新廠、擴增產能,當有訂單需求時,就能從台灣出口,「產能慢慢回到台灣,影響非常非常大,也是最重要因素」。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長蔡鈺泰也表示,國內疫情控制得宜,民眾沒有出國玩,可能會把消費力轉到國內市場,宅經濟也可以抵銷部分衝擊;另方面,政府紓困振興政策能在維繫民間消費成長發揮作用,均可減緩民間消費下滑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