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元傑
中國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將由大陸中央政府制定港版國安法授權立法,整個過程,也再度將「一國兩制」議題推上了海內外關注的焦點,還引發了疫情爆發以來,香港大規模示威遊行。立法院朝野黨團已發表共同聲明,譴責陸方違反「港人治港」承諾。德國世界報(Die Welt)甚至以二戰後的「西柏林」形容現今香港的處境。
值得注意的是,兩會後在北京召開的《反分裂國家法》十五週年座談會,中共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出席時重申「反獨促統」及「一國兩制」,並稱如果「台獨」一意孤行甚至鋌而走險,大陸將按《反分裂國家法》有關規定,採取一切必要手段。另一方面,大陸公安部部長趙克志隨即主持召開公安部黨委會議,宣示要全力「指導」支持香港警隊止暴制亂、恢復秩序,堅決維護香港安全穩定。
美國朝野 競相主張強硬抗陸
綜觀大陸對港、對台的動作,主要目的有二,一方面向國際宣示「一中」的主權立場,一方面則是對港獨、台獨等分離主義給予警告。香港問題的背後重要因素是美「中」博奕,香港與台灣已同時成了兩個大國角力的前緣,一步步的站上了風頭浪尖。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剩下不到半年,民主黨的拜登,目前在全美和多個搖擺州支持率都超越共和黨的川普。港版國安法風波起,美國兩大黨已競相表態以強硬態度對抗中國大陸。川普在防疫不力、民調落後的情況下,為拉抬選情,不排除冒著犧牲經濟利益的風險,也要凸顯在政治上的抗「中」形象。
再看台灣。中國大陸全國人大通過港版國安法授權立法的過程,台灣朝野幾乎不分黨派,一致批共、挺港。但事實上,藍綠兩大陣營如何看待兩岸三地,存在了不同的國家定位思維。
民進黨蔡政府對港版國安法的反應可謂一路峰迴路轉。蔡英文五月二十四日除了強調「和香港人民站在一起」之外,還特別提到依據香港澳門關係條例第六十條,香港情勢一旦發生變化,可停止適用該條例一部或全部,以及採取「適時進行必要的應變措施」。此話一出,立刻遭來「棄港」的質疑。
蔡政府看到勢頭不對,連續展開修補動作,包括馬上指示由行政院對香港提出「人道救援行動專案」。陸委會主委陳明通二十八日公布「政府主導、陸委會跨部會整合、政府成立的法人機構執行整合民間跨部門的公私協力、政府編列預算挹注經費」四原則辦理,期望達成「居留、安置、照顧」三大目標。此外,蔡英文二十九日還在台北拜訪了香港銅鑼灣書店創辦人林榮基。
蔡英文 原以一邊一國看香港
其實,蔡政府最初語露停止適用港澳條例,本是從以一邊一國來看待兩岸三地的思維,並且緊扣住美國總統川普的抗「中」步調,只是因為遭到港台兩地都出現「棄港」的質疑,立刻在政策上進行修補、調整。
但是,民進黨在政黨競爭上仍完全不脫「鬥」性。當立法院朝野紛紛提出港澳條例第十八修法,將港人政治庇護進一步法制化之際,行政院長蘇貞昌在朝野立委共同聲明譴責大陸後,卻又痛批國民黨與大陸配合「一國兩制」,另又強調政府依港澳條例專案協助港人,但「法條俱在」沒有修法必要。這不得不讓人質疑,民進黨除了口頭「挺港」之外,到底有多少實質的「惠港」政策?
國民黨的反應也有些出人意表。在自由民主人權議題上,國民黨也加入譴責北京、力挺港人的行列,除了針對蔡冒出停止適用港澳條例一說,提出「棄港」質疑,適時凸顯出國、民兩黨的思維差異外,迄今還看不到國民黨在攸關兩岸關係的香港議題上,出現有別於綠營的深刻論述。
追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港澳關係條例,都是國民黨執政時期,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在一國、兩區、三地概念下所制訂的法律。國民黨以捍衛憲法的立場來處理兩岸及港澳關係,這和民進黨政府必要時才拿中華民國憲法當掩羞布,實質上以一邊一國關係看待兩岸三地,有著完全不同的法理基礎與思維。
依據憲法 香港仍屬中華民國
據此,國民黨在香港議題上,至少應該表達三個立場:
第一,中國國民黨站在捍衛中華民國憲法的立場,要重申香港主權屬於中華民國。有關香港的法治與人權議題,強調我們擁有發言權、參與權,對北京在立法程序上未能普遍得到港人民心,我們表達關切與不滿,但也不容武力暴動破壞香港社會治安。我們對香港的一切關注,都不能被視為「外國勢力介入」。
雖然在現實面,香港的治權非操之在我,但主權立場不可動搖。猶記一九九七年四月二日就制訂《香港澳門關係條例》,來處理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主權移交後的台港(澳)關係,前總統李登輝也在香港主權移交後公開表明過「《南京條約》的正本在台灣,香港主權屬於中華民國」。歷史事實,民進黨忘了,捍衛中華民國憲法的國民黨不可或忘。
第二,民進黨政府一邊一國的思維、視大陸為敵對勢力,與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港澳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三地事務,骨子裡是有矛盾的。國民黨基於捍衛《香港澳門關係條例》,對於蘇揆表態不修港澳條例下,蔡政府要如何落實四大原則惠港政策、促進台港關係等?必須進行強力監督。
第三,眼下,川普為大選的個人政治利益,採取經濟手段制裁香港,台灣在港的龐大政經利益也必然遭到波及。針對香港亞洲金融中心地位弱化的可能,應一方面主張儘速調整並放寬台灣金融法制,研擬港人與國際人流、金流、物流的吸納方案外,另一方面,台灣在香港的政經戰略布局也要重新思考了。
(私立嘉南藥理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余元傑口述,記者趙家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