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23年努力 台灣口蹄疫區除名

台灣可望擺脫口蹄疫區、下半年重啟出口,引發國際組織亞洲善待動物組織(PETA Asia)關注,在台北市鬧區豎立大型公益廣告,以「我是我,不是肉」為題,鼓勵人們將動物視作有感情的個體,而非餐盤上的食物,並倡議茹素。(PETA Asia提供/中央社)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歷經二十三年努力、一年等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十六日宣布台灣改列不打疫苗非疫區,台灣終於擺脫口蹄疫區,預計下半年生鮮豬肉可望恢復出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下個階段要解決典型豬瘟,可再拓銷美、日,農委會並將向行政院提報養豬業永續方案。
 台灣自一九九七年爆發口蹄疫,歷經撲殺、施打疫苗到拔針三次,經過二十三年努力,去年下半年,農委會終於向OIE申請台灣(台、澎、馬,不含金門)改列不打疫苗非疫區,經過一年審查,十六日正式公告擺脫口蹄疫。
 就在台灣可望擺脫口蹄疫區重啟出口,國際組織亞洲善待動物組織(PETA Asia)也表示關注,在台北市鬧區豎立大型公益廣告,以「我是我,不是肉」為題,鼓勵人們將動物視作有感情的個體,而非餐盤上的食物,並倡議茹素。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指出,拔針第三次能成功,進而取得申請改列不打疫苗非疫區的資格,與擺脫口蹄疫區正式列入政府重大政策有關,相關整備計畫規模不同,非常關鍵。
 陳吉仲則說,要感謝所有畜牧業者、中央和地方防疫人員共同的努力,且四年前行政院通過口蹄疫拔針計畫很重要,但接下來要持續守住口蹄疫非疫區之列,並阻絕非洲豬瘟病毒於境外,而做好這兩件事,工作內容是共通的,包含境內牧場的生物安全落實及邊境管制;而且下個階段就要考慮把傳統豬瘟解決掉,因為現況有打疫苗,且已十幾年沒案例發生。
 陳吉仲強調,目前除了符合新加坡、香港、澳門的生鮮豬肉輸入標準,下半年可望出口新加坡之外,如果再解決掉傳統豬瘟,也可符合美國、日本的生鮮豬肉輸入標準;但是落實防疫並非為了出口而出口,要解決環境負面議題,才會考慮發展豬肉出口產業。
 他並說,不論是設備升級、育成率、配種率等,都將跟解決養豬產業的環境污染問題合併處理,當提高養豬產業競爭力的永續發展方案完成,他就會向行政院報告、推行;另外,農委會也考慮跟台糖合作建置養豬產業示範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