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淺談宋代龍泉窯特色

圖一:宋_元龍泉青瓷貼花雙魚洗
 嘉淵堂主人敘述/劉振漢整理
 就瓷胎、釉料、紋飾及造型等角度簡單分析南宋及北宋龍泉窯的差別。

圖二:宋_元龍泉青瓷穿帶直筒瓶
瓷胎
 北宋早期胎薄而較白,中期以後坯體顯得較為厚重,胎色一般呈灰或淡灰色。
 南宋早期坯料仍用含鐵量較高的瓷石作坯,胎壁普遍較北宋中晚期厚重,胎質不夠緻密,有較多的氣孔,胎色呈灰或淺灰色。
 南宋中晚期改善了胎土配方,胎坯變薄,克服了”笨重粗厚”的缺點,使器物造型輕盈秀美。

圖三:宋_元龍泉青瓷長頸瓶
釉料
 北宋施石灰釉,高溫粘度低易流釉,故釉層薄。釉面有光澤,釉色出現泛黃現象。南宋早期釉仍為石灰釉。
 南宋中晚期改進了釉料的配方,由原來的石灰釉變成石灰鹼釉,石灰鹼釉在高溫時比較黏稠,不易流動,因此可以多次上釉,素胎外罩較厚的釉層。釉色出現粉青、梅子青、豆青、米黃、烏金等色。

圖四:宋_元龍泉青瓷南瓜水注
紋飾
 北宋以刻畫花為主,碗、盤類多飾蓖紋、摺扇紋,題材以蓮瓣、牡丹、菊花為主。花葉一般用蓖紋作葉脈。
 南宋紋飾與北宋明顯不同,以刻花為主,劃花、蓖花少見。碗類出現葵口,有圖章式的文字,如”河濱遺範”、”金玉滿堂”等。

圖五:宋_元龍泉青瓷鬲式爐
造型
 北宋多管瓶、盤口壺、多葉瓶為這一時期的新產品。
 南宋器型豐富多彩,除日用器皿外,有罐、盒、燈盞、渣斗、熏爐等。文房類有筆筒、筆洗、水盂、筆架等,及多種仿古銅器的瓶。龍虎瓶代替北宋的多管瓶和盤口壺。
 以上以宋代龍泉窯瓷器為範疇,簡單說明瓷胎、釉料、紋飾及造型的變化,下方並附上五件個人收藏的器物(圖一至五),期望能給讀者初步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