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教育2.0 估6年投入10億

教育部次長蔡清華(中)16日說明「國際教育2.0」政策,將開放中小學申請認證,希望透過55項指標引導各校依其個別條件,逐步改善學校的國際化環境。(中央社)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蔡政府宣示,二0三0年台灣要成為雙語國家,教育部十六日宣布國際教育二點零政策,預估未來六年投入新台幣十億元,輔導全國三分之一的中小學參與學校國際化認證。符合認證者,還可爭取「學校國際化獎」,優先得到國際參訪、交流的推薦。
 教育部次長蔡清華指出,國際教育二點零是一項「校本位」的六年期計畫,總經費約十億元,希望透過五十五項指標,引導各校依其個別條件,逐步改善學校的國際化環境。
 中小學教育國際化專案辦公室執秘邱玉蟾表示,比起國際教育一點零,升級版政策在學校國際化,而增設五十五項具體指標,包含十七項必要指標,及三十八項選項指標。
 邱玉蟾表示,學校依據完成的指標數量及類型,可申請為初階、進階及高階的認證。二點零政策也給予學校每階段一次最高二十萬元補助,且符合認證者,還可爭取學校國際化獎的獎勵,有銅冠獎、銀冠獎、金冠獎,還可以優先得到國際參訪、交流的推薦。
 蔡清華解釋,國際化很重要,但每個學校辦學有自己的著重點,因此教育部從鼓勵著眼,給予各校支持力量,避免各校花太多時間在準備資料。
 蔡清華表示,雖然國際化認證採鼓勵性質,但目標六年後全國有三分之一的學校參與。但因各校的國際化不同,教育部也規劃不同類型的學校有不同的起跑點,例如,一般學校可自行選擇申請各階認證,雙語實驗學校則應從「進階認證」開始,國際學校則須從「高階認證」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