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驗證軌道近藤效應登自然通訊

交通大學驗證半世紀的國際性科學探索「軌道近藤效應」,研究成果獲刊國際雜誌。 (交大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歷經多年實驗,交通大學低溫物理實驗室團隊在攝氏零下二百七十度左右的極度低溫下,從二氧化銥和二氧化釕奈米線中觀測到「軌道二通道近藤效應」,驗證持續半個世紀的國際性科學探索。其研究成果獲刊著名國際期刊自然通訊刊登,是迄今科學文獻中最明確、定量的數據紀錄。
 交大低溫物理實驗室由物理所及電物系林志忠教授主持。林志忠教授表示,「軌道近藤效應是基礎科學問題,能否有應用及產學價值目前尚未明朗,但交大低溫物理實驗室追求發現科學新知識、貢獻人類文明。
 「近藤效應」是日本物理學家近藤淳為了解一九三0年代被荷蘭科學家發現的含有微量磁性雜質金屬中的低溫電阻上升現象,於一九六四年提出的理論,因此以他命名並寫入凝態物理教科書中;一九七六年近藤教授率先構思不含磁性雜質的「軌道近藤效應」理論概念。這些銜接理論,都在探索導電物質的最基本特性,試圖解開固態物質中眾多電子與電子之間的繁複作用如何決定材料本質,是極基礎又困難的科學問題。
 近期物理學家更體認到,其解答將有助於促進新穎拓樸物質及奇異超導體的發現與開發,為適用於製作「量子電腦」的最佳材料。因此,年復一年,各國物理學家對多通道近藤理論及實驗持續探索、論證、深化,企圖尋找能證實它存在的真實量子材料。
 歷經多年實驗,交大低溫物理實驗室測量到迄今科學文獻中最明確、最定量的數據。透過緊密的國際合作,以及立足於各國物理學家的研究基礎上,另闢蹊徑,提出了一套嶄新的理論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