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探索 〉蔡政府反中牌 邊際效益遞減

邱太三(右)出任陸委會主委,恐怕很快就會繼前任主委陳明通(左)之後成為兩岸政策鷹派。(中央社)

■余元傑

中國大陸海關總署發布公告,三月起暫停進口台灣鳳梨,不但震撼了台灣政壇,兩岸關係惡化的話題,從外交空間限縮、台海機艦活動威脅,已擴及銷陸農產品,兩岸形勢趨於嚴峻已不言可喻。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才剛走馬上任,希望兩岸疫後交流、要商機不要軍機,但大陸官方除了重申兩岸交流需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外,還公告台灣鳳梨暫停銷陸,直接傳達給蔡政府的訊息是,上層政策不改,誰來當陸委會主委都沒用。

上層政策硬 邱太三難扮白臉

蔡政府自二0一六年上台執政以來,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接受一中,並陸續制定國安五法與反滲透法等,乃至於對陸客、陸生、陸配、陸資的規範限制,相對於其他國家都更為嚴格,從法律、政策、國民教育的角度看,很明顯的將中國大陸視為境外「敵對勢力」。

邱太三是兩岸政策的執行者,不是決策者,當上層政策強硬時,「上硬下軟」即已違背政策邏輯。兩岸政策只有蔡英文說了算,邱太三想扮白臉也難起作用,在陸委會主委的位置上,邱太三繼陳明通之後,很快會成為鷹派。

兩岸實力消長,政治、經濟、軍事已明顯向大陸傾斜,兩岸關係惡化,蔡政府把責任甩鍋給「敵對勢力」大陸,無助於改變現狀,但蔡政府要想改善兩岸關係,眼前有兩大難題。

其一,民進黨執政後,從法律、政策到對國民教育、宣傳,已深化反中、仇中、離中的認知與情緒,蔡此時要改弦易轍,如何對反中選民交代?明年台灣將進入地方縣市長選舉,二0二四年還有總統大選,蔡仍有選票壓力。

其二,蔡政府從美國大選前夕,到元旦、農曆新年等重要談話,都釋出希望兩岸對話談判的訊息,特別是農曆新年前的談話,強調「只要北京當局有心化解對立,願意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兩岸和平不是台灣單方面的事情,「關鍵的鑰匙也在中國手上。」

中印撤兵 大陸展現戰略耐心

換言之,蔡政府認為,化解對立,責任在大陸,北京必須主動。但大陸願意嗎?以「敵對勢力」看待大陸的蔡政府,如何讓對方坐上談判桌?

其實,蔡政府若把化解對立的責任歸於北京,恐失之於自我利益為中心。蔡英文希望緩和兩岸關係的相關談話,實質上對改變兩岸現狀沒有幫助,徒然只是大內宣的政治宣傳、作態向美國拜登政府交代而已。

目前,觀察中國大陸因應兩岸關係,從大陸處理對外關係的手法可看出一些端倪:

其一,中澳關係惡化,中國大陸強勢以對,對澳實施經貿制裁,限制澳洲進口鐵礦、煤礦、龍蝦、大麥、紅酒等。

其二,中英關係,英國通訊管理局於二月四日宣布撤銷大陸控制的CGTN在英國的播放執照;大陸廣電總局隨即宣布禁止英國廣播公司(BBC)在中國大陸落地,在輿論宣傳戰上即行報復。

其三,中印關係,去年六月中印邊境衝突,直到近期雙方在爭議地段的撤兵,開始尋求經貿合作,大陸軍方才於二月十九日終於公布四名解放軍在衝突中死亡。這期間長達八個月,展現大陸面對地緣衝突的戰略耐心。

防空識別區 無國際法拘束力

其四,美國欲串聯台灣、日本與韓國等夥伴,針對具重大戰略性產品,推動建立「較不依賴中國」供應鏈。北京則是強調「應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自由貿易規則,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可靠和穩定。」

台海情勢另一焦點,是大陸軍機頻繁活動,著實引起台灣民眾不安。我方發布的消息,經常可見「侵擾台灣的防空識別區(ADIZ)」。對於防空識別區內的航空器偵測、辨認、定位或管控等,確實有助於國安維護與臨危應變,但有些實際狀況也有必要釐清。

首先,防空識別區是單方面劃定的空域,無國際法效力,也沒有國際組織監管。西太平洋防空識別區起於一九五0年代的冷戰時期,由美國主導與台、日、韓、菲一併劃設,我防空識別區範圍迄今仍涵蓋大陸江西、浙江、福建在內;而大陸劃設的東海防空識別區則與我方、日本、韓國相互重疊。

其次,防空識別區比憑的是實力。早年我方還有台灣海峽空優時,甚至飛臨大陸沿海偵蒐,大陸軍機難出海;如今已是時移勢轉,並在一九九九年兩國論危機後,相同的防空識別區內,我軍機活動退縮自海峽中線以東。

第三,大陸軍機在台灣西南空域的防空識別區活動,但飛越的空域仍然屬於國際領空,並非侵入我領空。

蔡總統元旦談話,釋出希望兩岸對話談判的訊息。(取自總統府網站)

拜登上台 蔡對陸口頭釋善意

簡言之,防空識別區非領空,是基於空中危脅考量的片面劃設,無國際法拘束力,海峽中線則是實力與默契結果,我方背後依恃的只有美國。一旦實力失衡、默契被打破,台海衝突危機就會上升。

蔡政府現階段憑藉「反中」與「防疫」鞏固政權,但內外情勢已在改變。拜登政府上台後,美中關係出現新形勢;蔡政府不得不在口頭上釋出「不希望兩岸永遠對立」、「希望進行有意義的對話」。民進黨政權的「反中」牌,邊際效益已在遞減。

目前全世界已有超過半數國家開始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圖為美國消防員接受新冠肺炎疫苗注射。(路透)

至於「防疫」,目前全世界已有超過半數國家開始施打疫苗;當國際社會防疫注射達到一定比例,會有愈來愈多國家的人民可以拿著疫苗護照或疫苗接種證書,緩解邊境管制、恢復旅行;台灣疫苗注射進度愈遲、愈晚,人民相對被剝奪感就會愈形強烈。

歐洲聯盟領袖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召開的峰會,已預告在今年夏天前,會在歐盟境內推出疫苗接種證書。未來三個月,疫苗接種認證機制與國際移動的恢復,會有關鍵性的變化。台灣若還是因為疫苗不足、接種比例偏低,跟不上國際步伐時,蔡政府的「防疫」光環,勢將快速褪色。但疫苗研發、採購、接種,曠日廢時,要加速,談何容易?

(嘉南藥理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兩岸關係研究學者余元傑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