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線廢棄蚵架 10月底完成清運

鹿耳門溪南岸沙灘堆積不少回收的廢棄蚵架。(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市浮筏式牡蠣養殖訂七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停養三個月,台南市漁港及近海管理所近期將辦理台南海岸線廢棄蚵架清運作業,計畫十月底完成清運,還給海岸線一個乾淨的海灘。

淺海牡蠣養殖是台南市沿岸漁業中的焦點產業,養殖面積約一千四百公頃,分布於安南、安平及南區等海域,年產量約五千七百公噸、產值超過六億二千七百萬元,創造可觀的漁業經濟效益,不過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受到各界關注,四鯤鯓海岸、安平港南堤及鹿耳門溪南、北兩測海岸線擱淺不少漁業用保麗龍及EPP發泡塑膠,很多破裂成為碎屑,對海岸環境造成危害。

農業局去年獲海洋保育署補助兩百萬元經費處理海洋廢棄物汙染問題,未來,將向漁業署爭取以政府補助三分之二、漁民自負三分之一費用方式,分成三年協助漁民全面汰換保麗龍。

漁港所指出,為減少養蚵設施所造成的環境汙染,除了總量管制,也訂定蚵棚回收制度,若沒確實回收,少一棚就罰三千元,今年總計有九千六百四十五棚放養,回收率約九十七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