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心理師證照的董娘,也是司法保護志工。
文/葉進耀 圖/謝成龍吳月琴提供
■前言
謝成龍,一個來自屏東內埔鄉下的庄腳囝仔,家裡租房賣米跟肥料;吳月琴,是台南「兵仔市」賣菜人家的女兒。巧的是他們的成長家庭,都是二男四女,在六個手足皆排行中間,他們在職場相遇、相戀到共組家庭,共創事業,成功拓展企業版圖…。
兩人一路支持彼此的夢想與志業,相輔相成、合作無間,夫妻積極行善傳愛的理念相同。謝成龍曾獲傑出商人與好人好事殊榮;吳月琴相夫教子有方,今年獲頒台南市模範母親。
■賣菜女孩 磨出過人毅力
台南榮譽觀護人協會理事長吳月琴是國內少數擁有諮商心理師證照的司法保護志工,也是生命線卅七年資深志工及法院、區公所調解委員。
吳月琴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年代,父母將有限資源全力栽培兩個男孩,其他四個姊妹升學皆受限。家中在果菜批發市場做買賣,小學畢業那年她已經是家中主要人力,每天凌晨三點必須到市場幫忙,負責把客人批的貨送到車上,每一箱貨都是三十公斤以上,一直到天亮的那三、四個鐘頭裡,她就像戰鬥陀螺般,快速來回、使命必達。七點左右,批發市場人潮逐漸散去,她踩著單車回家沖澡趕上學。
國一升國二,學校能力分班,吳月琴被編入「升學班」,學校從同年級十六班挑出這兩班,是要拚前兩志願的。當同學們認真聽課時,她經常處於半夢半醒狀態,但她也和其他同學一樣,想繼續升學,總是下午找時間自修課程。國中畢業,與母親幾番斡旋,條件是只能讀台南高商並繼續去市場幫忙。
■師丈診所打工 經濟獨立
最後,她以高於錄取分數一百多分的成績進入台南高商綜商科,吳月琴依然會在上課補眠,但各科成績都在水準之上。第一次段考後,會計學老師在課堂提到她先生開的診所缺護士,下課後她便跑去找老師毛遂自薦,爭取到晚上六點到十點的班,放學後直接去診所打工,從掛號、包藥、打雜、跟病人噓寒問暖,做得不亦樂乎。十點下班休息,凌晨三點又要去果菜市場,生活步調雖然緊湊,但從那時起,她開始建立自信,因為這份有給職工作獲得老闆肯定,診所也經常幫她調薪,吳月琴憶稱,當時十七歲的她經濟已完全獨立,不再向家裡要任何學雜費與生活所需。
■結婚創業 相夫教子有成
由於南商當時很受產業界歡迎,吳月琴畢業後很快進入一家外銷公司當會計,因反應快,應對得宜,被擢升為採購。她在業務往來中認識另一半謝成龍,互動中她看到謝的認真負責,敦厚與重然諾,觀察他在小地方也從不占人便宜,像跟朋友借車使用後,一定會加滿油、洗好車才送還。謝成龍也很欣賞吳月琴採購不收回扣的正義,當時業界回扣風氣很盛,金額都是薪水好幾倍,但她都直接與廠商言明把回扣金直接降低進料成本。愛惜羽毛的吳月琴認為「拿人手短」,深知拿了好處就很難在品質上為公司把關。兩人因互相欣賞進而交往,民國七十四年初共組小家庭。
婚後,夫妻二人皆辭去工作,創立「南祐企業」做線材加工,他們拿出全數積蓄八十萬,租屋、買機器跟貨車,樓下當工廠,樓上住家,吳月琴主內,負責生產流程及帳務;謝成龍主外,負責客源開發、送貨收款。創業初期,先前工作累積的人脈發揮很大的助益,吳月琴原先的東家與相關熟識的廠商很快下單,公司順暢運作。 兩人計畫生育便想要有自己的房子,但當時房貸利率高達十三趴,得知青輔會有提供青年創業貸款七趴時,吳月琴即寫了計畫書申請,順利取得一百四十萬的資金,買了人生第一棟廠辦住合一的透天厝,兩人各自發揮所長,身兼數職,胼手胝足,公司在經濟起飛的七十年代打下穩固的基礎。
■每晚共讀 創造共學氛圍
一子二女陸續出生,吳月琴開始以孩子為主,事業退居幕後,她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在家中規劃一間大書房,無論工作多麼忙碌,每晚總是陪伴孩子共讀課內外書籍,創造親子共學的氛圍,也依據孩子各自特質與興趣,培養其才藝與自信。
她參加每個孩子學校的家長會,在小學裡參與志工媽媽的晨間教學;在國中認輔中輟之虞的學生,每週一次,利用午休時間與就學不穩定的學生會談,陸續陪伴直到畢業。女兒曾說:「媽媽,跟你談話那個是我們學校的大姊頭,我們看到她都會繞道閃開耶…。」她輕聲回應: 「她們本質跟妳一樣單純善良,只是環境不同,沒有了解、支持她的父母跟家人,才會這麼辛苦…。」
■接觸諮商 展開追夢之旅
廿四歲那年,吳月琴在電視上看到一齣單元劇「生命線上」,一位生命線老師費盡心思鼓舞著躺在醫院的自殺未遂者,那個畫面深深感動月琴;她深思,這位生命線老師如何做到關懷孤單無援的陌生人,讓其在人生低潮無助時感受到人間溫暖,有勇氣再與生命搏鬥?行動派的她,於是進入台南市生命線受訓,開始接觸輔導諮商,積極參與機構在職訓練、同儕督導、個案研討……等。生命線個案的議題隨著時代背景轉換著,千奇百怪的故事衝擊著她的視野,吳月琴努力進修與閱讀,期許自己更加謙卑學習,讓自己有能力發光,同時也能照亮他人。
就在吳月琴卅七歲那年,有兩個事件影響並激勵她從志業走向專業,其一,那年生命線的志工評鑑需交一卷完整個案來電錄音,由外聘專業人士就接案品質評分並回饋,當時評鑑老師不僅給了她最高分,老師詳盡的回饋內容評語「該輔導員具備專業特質,能敏感覺察個案的狀態,且不主觀自己的敏感,會客觀的核對,並以適切的同理與個案貼近」,給了她很大的鼓勵,那種被欣賞與肯定,也激發她內心深處想更上一層的渴望。
其二,與評鑑同一時期,民德國中有開一學期輔導老師的職缺,校方請生命線主任推薦,吳月琴首選;校長面試提問 :「有沒有修教育學程及輔導學分?」當時她還只是空中商專畢業,便照實回答所有的諮商輔導理論與技術,都來自生命線的課程訓練,並無正式學分。最後,校長以實務經驗豐富錄取她。一週要上廿三堂課,吳月琴用心設計寓教於樂的活動,帶領學生思考並鼓勵分享討論,課程生動活潑,不同以往照本宣科,很吸引學生。學期結束,畢業班拿著畢業冊在輔導室排長龍要她簽名,事後兩位畢業生寄信到學校給她,信中都提及,他們從小學到國三,首次被老師讚美就是在輔導課的分組討論;其中一位畢業生還送花向她致謝,她也回送一本勵志書,畢業生特別提到,收到吳老師的禮物也是生平頭一遭,非常珍惜。
■傾聽並提供孩子們的需求
吳月琴發現青春期孩子並非都是叛逆,傾聽並提供他們需要的,很少有不受教的學生。這些經驗都讓她感受輔導工作可默默影響許多人,給予她不斷學習,向上成長的動力。
在考量家庭與事業之兼顧,那年開始於空大修讀相關課程,督導孩子課業之餘,同時也進行自己的作業 。面授的假日,情商先生帶孩子們去公園運動打球或市郊小遊,四十二歲畢業於社會科學系。
■努力奮進 感謝多名貴人
空專與空大,她認為都屬非正式教育的跑班修課,頗有獨學而無友之惆悵,而國高中時代與老師同儕互動都少,回望歷程,她幾乎都是自主性的學習居多,因此,讀正規的研究所成為她當時的夢想。四十六歲那年,三個孩子同時進入大學、高中、國中,吳月琴家庭任務暫告段落,獲得先生的支持,她同一年考進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回顧一路努力奮進的過程,她很感謝當年生命線陳瑢娟主任與民德國中陳海雄校長,給沒有學歷的她機會,社會局陳惠鏡督導給她知音般的鼓勵,還有個案與學生們,都是她專業累積歷程中的貴人,成就了現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