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農委會茶葉改良場三日發表新品種台茶二十五號,為台灣茶被命名的首款紫芽茶樹,可製成紅茶及綠茶,後者加檸檬汁還會變粉紅色,有潛力成為首款提供手搖飲使用的台茶,適合產區南投名間栽種,最快在四年後可上市。
茶改場長蘇宗振表示,前後費時近三十年,此為台茶系列首個紫色系品種,也是台灣茶史上首個通過命名的紫芽茶樹品種;植株每季芽葉呈紫紅色可維持1個月之久,具備景觀植株商機。
茶改場魚池分場助理研究員曹碧貴則指出,台茶二十五號是天然雜交而成,源自從茶改場園區找出二千多顆種子,定植出四百多棵茶樹,再從中選育出,母本是緬甸大葉種,推測最有可能是台茶十三號,今年四月二十六日通過命名為台茶二十五號。
蘇宗振說,可製成兩款茶,其中紅茶水色橙紅明亮,有淡蘭花香,若製成綠茶,還可玩色,將檸檬汁倒入,幾秒鐘後就轉化成粉紅色。他指出,完全是天然成分,不含人工色素,此一特徵很適合手搖飲業運用,可開發出有話題、吸睛的飲品。
玩色之外,蘇宗振表示,台茶二十五號芽葉紫色代表花青素較多,是一般綠色芽葉的五十倍以上。茶改場幕僚並說,製成綠茶的兒茶素多,製成紅茶則有茶黃質、茶紅質,都是多元酚類,對人體有抗氧化、減少自由基生成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