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朴子市文物普查登錄建檔

朴子市文物普查登錄建檔計畫,已由朴子市公所出版《朴子傳神─朴子寺廟傳世文物精選輯》,由市長吳品叡分贈各寺廟。(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委託「嵐厝古物研究團隊」進行「朴子市文物普查登錄建檔計畫」,已由朴子市公所出版《朴子傳神─朴子寺廟傳世文物精選輯》。

普查時發現有一百三十年歷史的朴子市高明寺,珍藏從日本京都請回奉祀的「西方三聖像」,另有國寶級彩繪師陳玉峰所繪的佛像畫,獨特珍貴。文觀局已列冊追蹤,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九十五萬元進行第二階段調查,完成調查後,將提送嘉義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進行古物指定審議。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長許有仁說,高明寺最早源自於齋教正心堂,清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年)商人謝乞,以王順記公館改建而成,正心堂屬齋教龍華派祭祀觀音菩薩。而後由齋教正心堂轉型為佛教高明寺,由齋入佛的過程與日治時期宗教政策管理相關。

甲午戰爭後台灣割讓日本,日本佛教隨著日本軍隊派駐台灣陸續傳入本島,淨土宗也在當時ㄉ傳入,高明寺在日治時間加入日本佛教系統淨土宗法脈;日治時期大正十一年(一九二二年)由開基妙觀法師、地方士紳陳添貴和地方人士遷至現址,興建日式建築的彌陀殿,成立護法委員會,寺名改為高明寺,彌陀殿供奉的西方三聖像,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是由日本淨土宗總本山京都知恩院請回奉祀,為國內少見具有日式風格之佛像,雕工細膩,彌足珍貴。

許有仁表示,國寶級彩繪大師陳玉峰將西洋明暗、色塊的表現意念帶進傳統廟宇彩繪,使原本較具平塗性、裝飾性的廟宇彩繪產生立體的效果,臉部更是逼真寫實。高明寺的陳玉峰繪佛像落款為年戊戌年(一九五八年),畫作採寫意筆法勾勒,施以重彩,暈染明暗層次豐富,具有立體效果,使畫中人物栩栩如生,至今日仍色彩鮮豔。

高明寺所藏陳玉峰繪佛像畫一組七件已重新托裱,但缺損部位無重新修補,由上色判斷無重新補色,仍保有原始樣貌,具真實性及完整性。

高明寺文獻記載,佛像畫是民國四十七年四月十三日,請陳玉峰畫作,由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韋馱尊者及伽藍尊者的畫像中有陳玉峰的款識印、壓角章佐證其歷史性。畫像反映陳玉峰的繪畫手法及用色,展現科學性及藝術性,為陳玉峰彩繪研究提供新的資料,具有獨特性及稀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