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休閒〉來去六堆 探訪客家文化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基於「為大地打傘遮蔭」的設計理念,打造六座結合斗笠與紙傘等客家元素的傘架聚落式建築。

圖與文/記者羅玉如

文化園區以四大區塊刻劃先民與土地互動歷史軌跡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位於屏東縣內埔鄉,民國一百年十月開園,今年將迎接開園十週年紀念。園區坐落於內埔、長治、麟洛三鄉交界處,占地約三十公頃。以台灣客家文化、常民生活體驗為展示主軸,同時具備語言文化傳習、展演行銷、休閒遊憩功能。目前園區規劃有自然草原區、田園地景區、傘架客家聚落區、九香花園伯公區等四大區塊。從象徵六堆客家人開墾精神的自然景觀為起點,延伸至建立農田水利的田園地景區、象徵團結合作的傘架聚落景觀,最後再以現代建築為新原點,刻劃六堆先民與土地互動的歷史軌跡。

基於「為大地打傘遮蔭」的設計理念,在園區打造出六座結合斗笠與紙傘等客家元素的傘架聚落式建築。傘架上的太陽能光電系統,利用南台灣豐富的陽光資源,提供環保綠色能源,響應節能減碳政策。展示主題以六堆聚落歷史及在地人文資產為主軸,包括紀錄六堆客家聚落開基故事的常設展區、透過地方居民捐贈的大阪式菸樓及日據時期留存至今的礱穀機,建構傳統客家建築形式,讓訪客認識客家自然生活,體驗客家人敬天愛地的生活態度。

菸樓呈現製菸程序 傳藝館提供體驗

傳統大阪式菸樓。

菸樓

菸樓是菸草的乾燥室,呈現六堆菸農製菸程序的艱辛過程。園區菸樓由屏東縣高樹鄉梁堃和無私捐贈,出自梁堃和雙親之手,建於民國五十年,因新式烤菸機引進,菸樓逐漸沒落閒置。民國九十八年梁堃和捐出菸樓,整座搬遷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館內有《百年菸樓─記憶燻烤》展,以菸田少年阿堃牯的故事為軸線,忠實呈現昔日種菸人家的菸葉農事生活。菸樓大致分為大阪式、廣島式兩種型式,其功能相同、外型相似,僅天窗略有不同。台灣菸樓以大阪式居多,六堆園區菸樓展示館即為傳統大阪式菸樓,內部典藏菸葉乾燥室。乾燥室位於菸樓中央建築本體,用土磚疊砌,內有聯架,是上方有小屋頂的烤菸空間,菸農稱為「本灶」。

菸葉乾燥室。

礱間

礱間是稻穀變成白米的加工場所。園區的傳統式礱穀機由屏東市歸來百年碾米廠第三代施信德捐贈。這座日本昭和年間設置的礱穀機,見證台灣稻米產業的興衰,民國八十三年才隨著施信德退休而引退,九十八年移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重建完成。礱間展示館規劃《火礱─六堆礱間故事展》,展現昔日六堆米倉榮景、礱間運作流程、礱間從業者及客家米食文化的故事。

■傘架客家聚落景觀區

早年此地有「阿猴林大樹蔽天」、「行數日不見日色」的記載,可見當時原始森林的茂盛與廣闊。因此景觀區重現雨林樹冠層遮蔭場景,避免過度曝曬,影響熱帶植物生長。建築以「客家笠嫲」為意象,傘下規劃客庄產業、文化聚落作為營運主軸。

中軸廣場

從傘架聚落區往行政中心、噴泉廣場、生態滯洪池、自然生態草原串聯成一中軸線,可遠眺大武山。滯洪池魚群數量龐大,假日可見親子賞魚餵魚。

九香花園景觀區

以開基伯公為中心的九香花園,因客家人以盤花拜伯公的習俗而定名。帶狀配置的景觀區域,有如客家花布的地景編織。

自然草原休憩區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生態滯洪池及自然生態草原。

為重現豐富的原生植物群生態,依季節在環園景觀自行車道旁,配置不同的喬木植栽。隨著四季氣候轉變,呈現不同的景觀變化。園區中央設置生態池,遊客可沿環湖木棧道散步踏青,觀賞多種水生植物。竹林廣場種有桂竹,與面湖背山的竹涼亭相呼應,是最天然涼爽的歇腳空間。

公共藝術作品《移‧墾‧耕‧讀》

草原區《移‧墾‧耕‧讀》公共藝術作品。

草原區可見《移‧墾‧耕‧讀》公共藝術作品。藝術家創作前實地訪談客家庄耆老、客家文史工作者,走訪歷史悠久的伯公廟,深入了解客家聚落的文化核心,再結合現有地景,完成一系列創作。

傳統工藝館

東興紙傘工藝坊的油紙傘。

目前有六堆東興紙傘工藝坊進駐,販售油紙傘產品、陽傘、扇子、原木藝品、傳統服飾、兒童戲水玩具等,也提供環境教育及客家文化推廣教育課程。彩繪DIY課程有小紙傘、小燈籠、扇子等項目,收費一百五十至一百八十元不等,團體可事先電話預約。木炭藝術館展示煤炭、原子炭、竹炭工藝品,也販售竹炭類商品。

木炭藝術館。

麟洛人工濕地 復育特有種水社柳有成

麟洛人工濕地公園與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相距不遠,有時間不妨順道一遊。屏東縣麟洛鄉麟東橋至隘寮營區東側的上麟洛溪,屬隘寮溪流域,水源來自終年豐沛的地下伏流水,原是麟洛唯一無汙染、流程最長的河段,東側有台糖隘寮溪農場。

麟洛人工濕地就在上麟洛溪、台糖隘寮溪農場旁,面積將近三點五公頃。園區窪地、沼澤孕育了豐富的水生物種,河川生態也非常豐富。更首創以人工濕地復育台灣特有種水社柳,已具成效。

麟洛人工濕地公園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