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節慶一段情

摘自《南市青年》流行創意文誌第374期

撰文/張亮程(家齊高中)

生活中的節慶有如卡片上的亮片、道路旁的花朵、夜空中的星點,點綴你我平凡的日常。多年不見的好友,出門在外工作的親人都能西窗剪燭,共享佳節之樂,而在這些五花八門、林林總總的節慶中,我最喜歡的是農曆春節。

除夕一早,家裡的長輩們便忙進忙出準備上香拜拜和做年菜,印象最深刻的是「蒸菜頭粿」,我其實是不喜歡蘿蔔味的人,總覺得蘿蔔的味道有一股腥味,但它一直和「好彩頭」連結在一起,讓我很難去忽視它。

阿嬤常常說:「一包粉可以做很多菜頭粿,你佮意什麼料就加入什麼料,就是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有個好彩頭。」所以,從我還是個似懂非懂的幼兒開始,拿著玩具小車,看著大人做菜頭粿,就成為了我的傳統。

最喜歡的時光是大人們小心翼翼將蘿蔔漿倒入蒸籠,輕輕移動蒸籠到熱水上,再蓋上大大的鍋蓋,等待它成形。

這段時間,阿嬤會說起古老故事:「以前米很貴,有錢人是吃純米粿,散食人要混合蘿蔔絲,才吃得飽。」接著說:「我們從在來米開始磨成米漿,在米漿中加入蘿蔔絲、鹽來調味,淡淡的米香加上蘿蔔的香味,就是好吃的菜頭粿,現代人都吃重口味,要摻香菇、蝦米、油蔥,無摻就無佮意吃。」國、台語參雜的語言就是我小時候最熟悉的聲音。

聽著阿嬤說起從前,看著蒸籠邊慢慢滲出來的白煙,裊裊上升,清風吹來的時候,隨即散開,有時候會朝我的臉吹過來了,暖暖的感覺在冬天廣場邊,阿嬤和我等待菜頭粿帶來的好運氣。

農曆春節在人們的觀念裡,是一個團圓的節日,不僅是年夜飯的美味可口,不僅是鞭炮聲的此起彼落,更是家庭相聚的親情交流,我要將這段親情緊緊繫在心扉上,讓它隨著流瀉的風,伴著風鈴叮叮噹噹響徹在家族的每個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