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燈會高雄登場 原住民燈區作品展出

台灣燈會在高雄登場原住民燈區九件作品展出。(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二0二二台灣燈會高雄登場,原住民燈區共有九件作品,邀請來自阿美、魯凱、排灣、布農、卑南以及高雄特有的卡那卡那富族藝術家,呼應著衛武營在千百年前正是原住民獵場,多元族群在這片土地相遇打拼、共存共榮,藉此回望高雄這座城市悠久的歷史人文,重現台灣海洋文化的南島DNA。

高雄市原民會感謝中央原民會全力支持、資源挹注,與高雄一同展現原住民藝術家能量,更感謝九組南島藝術創作者,以衛武營為基地進行現地創作,攜手呈現結合南島素材、光環境與園區豐富的生態地景交織的精彩展出。

原民會表示,展出的作品中,「共生」是阿美族兩位的藝術家共同創作,以竹片編織的船型象徵善於海洋資源利用族群,圖像物件各自獨立但又彼此相繫,均有其隱藏的文化意象,透過作品,藝術家想呈現雖因歷史機運而遷徙各地,造成族群間的文化疆界,但大家仍能因在「共生」中透過聲語、歌謠,在心靈上緊密相繫的生活意象。

「南島之眼」魯凱族藝術家峨冷.魯魯安的作品,為魯凱語眼睛之意,不僅是南太平洋島嶼族群之間的共通語詞,也是從遠古時代存在至今,如臍帶般堅韌地連結世界各地的南島語族族人,眼睛造型的編織鐵圈圍繞著溫暖的明火,有如人們目中燃起的火炬,映照出魯凱族在現代社會中逐漸消逝的珍貴傳統時代的變化。

 其他七件作品分別是排灣族「南島的風很香」、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卑南族「族光再現」、卡那卡那富族「女人的田」、排灣族作品「山豬溫泉」、阿美族「浮光獵影」以及阿美族「停駐的地方」,歡迎市民朋友前往觀賞,除了藝術之美,也可以進一步了解原住民族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