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絲絲入筘—噶瑪蘭香蕉絲文化風情」展覽,由花蓮縣文化局主辦、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承辦,三月十日在豐濱鄉新社部落「噶瑪蘭文化展示中心」開展,展期自至四月二十五日止。
這項展覽將透過展覽意象、紀錄片、重織、人間國寶等展示,描述深刻的香蕉絲工藝文化復振,並鋪陳噶瑪蘭族的歷史、遷徙、文化、智慧、情感、工藝、在地產品、文創品等,將斷裂二十年的香蕉絲工藝重新連結。
一九九0年代初期,新社部落裡只有朱阿比、潘烏吉、朱阿菊嘗試從織作中尋找已斷層的技藝,老人家堅持用雙手慢慢補綴起斷裂的傳統。住在朱阿比家前的表妹潘阿玉也加入復振編織行列;接著潘烏吉的妹妹潘天利也加入其中。
五位香蕉絲技藝復振的先鋒自一九九六年以來,開始擔任新社部落傳統香蕉絲織作的工藝師,教導部落婦女編織,多位部落婦女陸續加入編織團隊。斷裂二十年的香蕉絲終於重新連結。
香蕉株從種植取纖到編織等複雜工作,是密集的農業勞動,香蕉絲所表現的不只是編織布料與作品,更是充滿了噶瑪蘭族人的汗水、感情、精神與價值。新社香蕉絲工坊發展台灣獨一無二的香蕉絲編織文化,於二0一五年香蕉絲編織工藝被登錄為花蓮縣文化資產傳統工藝類。二0一九年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榮獲花蓮縣文化薪傳獎,這也是文化薪傳獎首次頒給的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