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春天來臨,都市的河濱濕地、公園綠地及近郊森林,除了各類花朵的輪流綻放外,各種鳥類也開始展現其鮮豔華麗的羽色與婉轉動聽的鳴唱。其中除了求偶急切的留鳥們外,也不乏許多「即將動身」或正「趕路」北返的候鳥。每到過境期,喜好賞鳥的「鳥人」們,往往也會像候鳥一樣定期出現在野柳、田寮洋等著名的賞鳥點去尋覓各種難得一見的過境鳥。但若抽不出時間,或是交通上有困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建議,座落在都市水泥叢林中的生態綠地,就是最適合利用零餘空檔去尋訪鳥蹤的地方。
林試所指出,鳥類在繁殖季與非繁殖季,於不同地點間的季節性移動稱為「遷徙」,遷徙性的鳥類被稱為「候鳥」,相對地不遷徙的則稱為「留鳥」。每年的3至5月份,正是北半球候鳥由南向北遷徙,回到高緯度地區繁殖的「過境期」。臺灣處於亞熱帶環境,又剛好位在東亞鳥類遷徙路徑上,春過境的鳥訊,特別豐富精彩。
林試所表示,如果想找森林型的鳥類,可以就近尋找樹木多而高大的環境,如:臺北植物園、大安森林公園、中和圓通寺步道等。其中臺北植物園更因歷史悠久,且經營方式有別於一般公園,樹林更具層次,環境也更接近自然,加上園內多處的水域,形成一個豐富多元的棲息地,對於野鳥而言,彷彿沙漠中的綠洲,在春過境的時節,也是許多候鳥選擇停棲的「休息站」。
如果想看水濱羽色繽紛的雁鴨或姿態優雅的鷸、鴴,則可以到淡水河流域周邊的各個濕地,如:華江雁鴨公園、關渡自然公園、社子島濕地、大漢溪人工濕地等。以往多開闢為大面積草地或運動場地的河川高灘地,近幾年在相關單位的用心經營之下,已有多處以水草芳美與豐富的鳥類生態而聞名。讓這些河濱地區,除了提供民眾體育活動外,成為另一個兼具知性與趣味的休閒賞鳥好去處。
林試所說明,聯合國宣布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共包含17項核心目標,維持都市的自然環境、提高都市環境的自然度與SDGs中的「永續城鄉」、「氣候行動」、「保育陸域生態」都有密切的關係。都市綠地能增進居民的健康福祉,調節都市氣候,降低熱島效應,提供生態棲地,提高生物多樣性,進而提高都市的韌性與永續。該所近年致力於推廣建置韌性都市林計畫,如以新北市中和四號公園為例,結合研究人員在動、植物生態上的專業與在地居民對周遭環境的積極關注與熱情參與,增加綠地層次,期望提高都市林生態功能。該所建議,在這春暖花開、熱鬧的季節,不妨挑個天氣晴朗的早晨,就近到這些都市環境踏尋、打卡,欣賞春過境的色彩與聲景,一起感受這一季的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