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與農糧署及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共同舉辦「2022第三屆全國有機茶分類分級(TAGs)評鑑活動」,清香型條形包種茶及球形烏龍茶組頒獎典禮在111年8月5日,於臺北市信義誠品展開,包括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茶業改良場場長與各縣市農業主管單位數十位主管也親臨現場,一同與有機茶農朋友們分享榮耀,而國際市場最大宗茶類的紅茶,也將在今年九月首度開辦評鑑,預計將掀起另一波國內外茶產業的市場關注。
這次參加評鑑的茶樣來自全國11個縣市,25鄉鎮,共 121 個茶樣,其中條形包種茶組33個茶樣,球形烏龍茶組88個茶樣。由產官學界評審代表,運用TAGs評分表,依茶樣外觀、水色、香氣、滋味及口感審查計分,分級後將評審計分及敘述彙整成評鑑報告書說明品質,讓消費者清楚的了解每個參加評鑑的有機茶樣特色,及日後茶農做為製茶技術調整的參考依據。在121點參賽茶樣中,獲得特選等級的茶樣共計11個茶樣,精選共17個茶樣,優選共64個茶樣,未入選僅29個茶樣,表示此次參加評鑑的有機茶品質極佳,在評審表上的風味敘述也充分的表現出有機茶的多樣性與獨特性。
其中清香型條形包種茶組,共計三點特選,都是由新北市坪林茶區的茶農獲選,包括返鄉經營的百大青農蘇育裕包辦兩點,金冠有機茶園詹正義獲得一點。清香型球形烏龍茶組共計有八點特選,由南投仁愛鄉茶區茶農郭茂楠獲得五點、協同紅香生態農場蘇怡安一點、台東縣卑南鄉茶區御品賞健康莊園茶農陳寶貴獲得兩點,除南投仁愛鄉高山茶區的優勢外,也是首度由台東縣卑南茶區以海拔兩百公尺低海拔獲得全國最高評鑑的有機茶農。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有機農業對生態環境保護及農業永續發展有極大貢獻,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增加土壤碳匯,符合我國淨零排放的目標,尤其臺灣有機茶園在茶農細心及辛勤照料下,茶葉風味絕佳,在透過臺灣分類分級TAGs的評鑑系統,讓有機茶的風味有更生活化及量化的解析,有助於有機農業的推展。
茶改場場長蘇宗振說明「2022第三屆全國有機茶分類分級(TAGs)評鑑活動」特色有四:一是本屆評鑑的茶類除歷年均有的清香型條形包種茶及球形烏龍茶組,新增紅茶組(大葉種及小葉種),預計9月評鑑;二是依茶葉品質分為特選、精選及優選三級,評鑑各級別訂有建議參考售價,可供消費者參考;三是有機茶農以自家品牌包裝參賽,分級後會貼上防偽標籤和評鑑報告書說明品質;四是強化網站介紹及透過線上線下行銷產品。
全面導入分類分級評鑑制度 奠定台灣茶下一個百年盛世的基石
蘇宗振場長進一步指出,臺灣位處亞熱帶,土壤氣候環境適合茶樹生長,加上優異的製茶技術,產製高品質茶葉,使得臺灣茶葉品質獨樹一格,是世界知名茶葉產區。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改變,上下游產業價值鏈及附加價值、以及未來全球發展趨勢,必須隨著不同時空背景,持續改進,才能確保茶產業之全球競爭力。
茶改場進一步指出,有機茶栽培過程強調自然循環及生態平衡,不使用任何化學農藥及肥料,製茶過程依照茶菁條件及環境而動態調整,需要高超的栽培及製茶技術,但卻也是未來永續農業發展的關鍵基石。為了讓消費者清楚的了解有機茶的風味及溫度,自109年開始持續三年均導入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iwan-tea Assortment & Grading system, TAGs),針對臺灣有機茶的獨特風味,建立一套完善且具公平、公正、公開的評鑑制度,三年來清香型條形包種茶及球形烏龍茶組評鑑都吸引有機茶農關注及參加,而更重要的是能讓有機茶農的好茶能以自有品牌來跟消費者溝通,讓茶農朋友將各自的差異性及獨特性做好產品定位,並獲得國內外消費者的肯定與支持,以系統性的精準化評鑑溝通基礎,奠定台灣茶下一個百年盛世的基石。
入選的有機茶於7月15日至10月14日在臺北誠品信義店三樓進行展售,屆時也歡迎民眾前往親身體驗不同級別有機茶的好風味。該場場長蘇宗振特別強調,透過全國有機茶分類分級TAGs評鑑活動,介紹更多有機茶農自有品牌給消費者認識,培養有機茶農的忠實客戶,也讓民眾更了解臺灣有機茶的活力及價值所在,以實際行動購買支持有機及友善耕作農產品,為地球永續農業盡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