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向望 3世代呈現台灣民主

公視台語台首部自製戲劇「自由的向望」,邀導演鄭文堂(左起)、蘇奕瑄、朱平以60、40、20這3個世代的觀點拍出短片,3人28日在公視接受訪問,談拍攝「自由的向望」初衷。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8日電
 公視台語台首部自製戲劇「自由的向望」,邀鄭文堂、蘇奕瑄、朱平,以60、40、20這3個世代的觀點拍出短片,希望用屬於不同世代的觀察,找到珍惜台灣民主成果的感動。
 代表60世代的鄭文堂所執導「吹海風」,重現美麗島事件發生的6年後,在如今是總統府秘書長的陳菊出獄那天,回家途經濱海公路,第一次聽到海風,再度感受自由的心情。
 40世代的鄭文堂所導的「家族無共識」,以318學運為背景,表現女主角與爸媽、長輩們在民主認知上的不同,使用黑色喜劇的方式,以荒謬的手法展現出世代差異;20多歲朱平執導的「回來就好」則以李明哲事件為基礎,希望能正視這類案件與問題,表達人民都處在這樣的潛在風險的擔憂。
 3名導演今天在公視接受訪問,對於拍攝「自由的向望」初衷,鄭文堂分享,戲中拍攝取景的「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今為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雖然已對外開放,但參觀與被關在裡面的壓力與感受絕對完全不同。他曾親自訪過陳菊,希望將陳菊當年感受,透過影片準確傳達,也提醒大家自由的重要。
 蘇奕瑄則說,自己出生在傳統保守的藍營家庭,她的學習過程讀的是三民主義,中國的歷史跟地理,這樣的背景,使她對於政治與民主完全不感興趣。倒是去法國留學後,想了解外面的人怎麼看我們的,才回頭尋根。過程中,自己第一次參與318學運,與家族間關係感情變化、對立與衝突浮出檯面,才讓她對台灣民主自由深感憂心。
 朱平說,從小時候開始,自己生長的環境一直是自由的,反而讓他想去認識過去不自由的台灣歷史,與目前民主環境的差異。也在了解後,感受到自己多幸福,激起想去守護自由民主決心。
 公視台語台表示,由3部短片組成的「自由的向望」,全長約90分鐘,在12月22日晚上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