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檢查以及腦脊髓液檢驗,動物園公布檢驗結果,動物園獸醫室主任賴燕雪表示,從MRI影像顯示排除病毒感染,甚至新冠肺炎篩檢也是陰性,因此懷疑兩個病因的可能性,包括炎症造成或腫瘤確診,後續持續進行追蹤。
動物園組長王怡敏表示,「團團」十月一日開始服用抗癲癇藥物及調整高血壓藥,用藥反應好,並增加蛋白質攝取及提升團團運動量,待評估身體狀況穩定,最快十八日可以到展示場見客。
台北市立動物園昨天下午舉辦記者會說明「團團」現況,發言人曹先紹、獸醫室主任賴燕雪、獸醫師鄭秋虹、動物組組長王怡敏、大貓熊館長陳玉燕列席。
動物園說,依據「團團」MRI及腦脊髓液的檢驗指數分析,已排除腦血管病變或感染所造成的癲癇問題,但因炎症或腦部腫瘤引發的可能性則需要後續釐清。考量人類腦部腫瘤的確診,通常需要靠儀器定位進行採樣、組織病理診斷進行研判,醫療顧問團綜合了「團團」在臨床表現與麻醉、腦部採樣風險評估後,建議安排「團團」定期檢查追蹤。
動物園指出,「團團」目前已開始服用抗癲癇藥物,且未出現副作用。同時由於「團團」現已步入中老年齡,肌力容易出現流失現象,醫療顧問團營養學專家亦針對後續照護給予重要建議。
賴燕雪說,某些報導中提到「團團」壽命剩半年,是人醫針對人類發生腦部腫瘤狀況下的評斷,至於團團壽命有多久,目前也沒有相對文獻針對不管在壞死性腦炎或腦腫瘤的案例存在,都沒辦法肯定說還能再活多久。
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補充,動物不是人類,很多疾病處理的資訊是來自人的醫療經驗值;他強調,希望「團團」快快樂樂過日子,目前身體和服藥狀況都正常,就不該過度治療或一定要做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