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廣角鏡〉成大新景織蔭 仿森創新木作

成大建築系師生以機械手臂協作的新作品「織蔭」,為成大校園帶來新風景。 (記者施春瑛攝)

成大建築系沈揚庭師生團隊以機械手臂人機協作的新作品「織蔭」,為校園帶來新風景。這落腳在榕園一隅的木作作品,是結合仿生演算法與機械手臂多向度木榫工法,以直條木材交織描繪出如同樹木自然向上開展的生長樣貌,維妙維肖的仿「森」外型與創新木作構法,受到矚目。

「織蔭」是繼二0二一年的「波簷」作品,成大數位智造工坊(RAC-Coon)機械手臂人機協作又一全新嘗試。在沈揚庭老師和顏嘉慶老師的帶領下,學生鄭崇明、李弈璇、傅政文、黃柏熹、郭建愷、李芷沅,以及技術助教王宓琦、黃廉凱、高有合力在四個月內完成。

「織蔭」的設計概念是從成大知名地標榕園成群的樹林意象出發,以八棵同質卻形態互異的樹狀結構組成簇群,企圖展現出科技與藝術相結合的仿生構築。沈揚庭表示,為了能夠模擬原生樹林枝幹交錯的自然美感,「織蔭」除了使用仿生的演算法來模仿樹木生長的生成邏輯,更結合機械手臂發展出多向度的木榫工法,該工法有別於傳統木榫工藝的垂直角度,可以讓木條嵌合達到人工無法放樣的精準多向角度,讓筆直的木條能夠以最自然的型態嵌合在一起。

由於機器參與設計與製造過程,得以節省放樣或為了順利建造而不得不修改原初設計等的傳統建築工序,讓「織蔭」具有迅速組裝的優勢,到展覽現場只需簡單工具,按照編號依序組裝就能完成作品;因此,設計團隊的另一實踐場域更從成大校園擴及至雲林口湖鄉的成龍濕地社區。

沈揚庭表示,發展木作不能一味仿古,應該結合科技,將傳統工藝融入數位製造歷程,甚至轉化成數位工藝,才能突破窠臼,帶動木作材料的創新應用與建築工法的數位轉型。

「織蔭」落腳成大光復校區榕園旁圓環角落,同時發表同名書籍《Interlace Forest》,記載學生如何提出設計概念,到評圖選出方案,並且共同完成實作的學習歷程。     (記者施春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