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UN http://www.dfunmag.com.tw
專題|為什麼實體書店應該繼續存在?
「薄霧」,諧音「博物」,不只是書店,也是一家小型雜誌博物館。焦點是以設計、生活風格為主題的各式雜誌期刊。這些雜誌不對外販售,僅提供室內閱覽。空間備有舒適的長桌椅、Wi-Fi、插座、掃描列印用事務機,並提供飲品。可以在這裡書寫、辦公、翻讀雜誌一整天,享有高品質的靜謐與品味環境。店主蔡南昇是知名的裝幀設計師,開設的書店特別著重店內空間質感,光線調控在明亮與幽暗之間的微妙帶,空間美學則介於現代與後現代之間,舒適感與美感間,猶帶點神祕氛圍。
「雜誌是一個時代的見證與代表」—— 蔡南昇
五十年的日本雜誌時空膠囊
坐落在公館商圈不起眼的大樓裡,外頭沒有招牌或是顯眼的標示,如果不是走進大樓裡,想必很多人會和薄霧書店擦身而過,然而薄霧書店收藏了許多書籍、日本雜誌,其中不乏許多絕版雜誌,這些都是創辦人蔡南昇的雜誌收藏。書架上滿滿都是日本雜誌半世紀以來的精華,對於喜愛看日本雜誌的讀者,在台灣還能看見這些早已絕跡的雜誌,想必是既雀躍又興奮吧!對比許多新潮的書店以販售新書為目的,稱呼薄霧書店是一間雜誌博物館,可是一點也不為過。
問到為何要將工作室的部分空間延伸出來做為薄霧書店,他說:「我接案子、做設計已經做了一、二十年了,每天的作息固定,只能一直面對著電腦。我想試一點別的事情, 因為我心裡有很多很多的想法,它們可能會是一些實驗性想法,或是群眾與出版社做互動,但如果都在電腦前,我可能就沒有辦法去實現。當初有了這個空間,就想幫這裡設定一個主題,因為書跟我本身的工作有緊密關係,我也希望這裡的風格能跟別的書店不一樣,而且相關產業在這個時代已經開始在思考要如何在書店這個場所發展出新的方向或功能,所以我也想說,趁這個機會做一點實驗。比方說,我們不以賣書為主,而是像圖書館的形式,所以我就決定展示絕版雜誌這個主題。」
薄霧書店收藏的雜誌有一個特色都是日本五十年內、各個時期指標性的雜誌。「我去收集過來,數量蠻多的,不像有些店是某個雜誌收個半年、一年的,我這邊一收就是十多年,有好幾百本,可能除了收藏家以外,很少在外面書店看到這麼多種類的收藏,加上圖書館不收這類東西,所以我覺得這是這邊的特色。」
「我挑選的標準有兩個,一個就是很有自己想法的總編輯, 這些總編輯可能在那個時代提出了一些嶄新的主張,或提出了一個新的方向。」此時蔡南昇拿起了書架上的《生活手帖》 和我們舉例,「這本《生活手帖》是一九七零年出刊的,這個雜誌是二戰後創立的雜誌,總編輯是花森安治,那時日本的大環境生活貧窮窘困,他們有感於當時物質生活很不好,大家的心情都很低落,沒有什麼精神。花森安治決定以這本雜誌內容來為當時低迷的日本大眾進行鼓舞與打氣。上面教了很多生活的知識、烹飪、或是一些舊物的利用,這個也符合當時的社會風氣。在那之後,《生活手帖》引起了一種廣泛的風潮,每期都會鎖定一個新的主題,提出嚴謹又客觀的意見, 讀者看了這本雜誌,會感到這些內容是可以信任的,也間接讓日本的民生製造廠商受到刺激,提升了生產的產品品質。」蔡南昇進一步提到:「雜誌必須呼應當時的需求,總編輯也會藉著雜誌告訴大家說,現在我們的社會應該要走上的方向。總編輯就好像是一座燈塔,指引大家說我們該怎麼走,他們有這樣一個社會責任在。」
雜誌編輯是時代方向的燈塔
他特別舉了其中一本日本雜誌《アイデア idea 雜誌》,談論關於雜誌編輯所需的專業能力與技術。「這個是我很喜歡的設計類雜誌, 它厲害的地方就是這本雜誌不計較成本,用到非常多不同種類的紙,甚至包含其他的設加工,如果你是印刷相關的從業者,就會知道這些東西成本都非常昂貴。假如是其他一般的雜誌,就不會這麼麻煩。它同時也具有情報蒐集的能力,比方有一個主題, 雜誌裡面就會滿滿充斥著和這個主題有關連的圖片,這種事情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要真正深入去編輯時,就會發現非常困難,因為要找某個人有名的東西很簡單,但要找到某人某時期做過的某件事情, 就需要在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去挖掘那些微小的線索,所以《アイデア idea 雜誌》也像日本設計界的聖經,因為它會去做很多深入研究與分析 ,告訴大家日本設計的過去與未來是什麼模樣。」
自 2016 年開始,薄霧書店也邁入了第五年,因為不以銷售為主,蔡南昇認為比起一般獨立書店會遇到的銷售問題,在薄霧書店遇到的問題,會是影響更深的關鍵問題「大家對於書店的印象,都是進去逛逛要買書,如果沒有產生消費動機就會離開。但我們可能就要一直跟進來的人說明我們不以販售書籍為主,所以才會需要有低消,我們常常要跟別人宣傳或是溝通,薄霧書店不像是一般的書店。除此之外也同時要規劃不同的活動,所以我們活動很多。」
他和我們提到薄霧書店另外一個特色是將知識具體化「我覺得現在這個時代要吸取知識的方法有太多種了,網路上有很多免費的知識可以獲得,但在我看來,這些知識還滿碎片,缺乏系統性的整理,有些事情是需要很長篇幅才能把事情講完的,我覺得這是用 Google、影音很難獲得的閱讀體驗。」繼續把閱讀體驗完整傳達給別人,是這個時代要努力的事情。如今,已經有太多事情來瓜分看書的注意力,「我覺得這是時代的必然性,要去挑戰好像是螳螂擋車,那不如換一個方向,那麼我們能不能把書裡的知識提取出來,變成是一個現場展演,現場可以跟大家做一個書裡沒有辦法提供的深層分享,像這裡有很多的工作坊或是講座, 我們提供一個場所、一個機會給講者和參加群眾,除了閱讀外,還能更深入的交流,那些交流是看書不一定能夠獲得的, 也是知識具體化。
「我覺得未來的人大概會持續分成兩種類型,一類是仍然喜歡閱讀,他們會繼續專心埋首於一本又一本的紙本書裡,這樣的人可能數量會越來越少,不再是過去的主流;而另外一類的人,只熱衷於在數位媒體上搜尋情報交換,我們的任務就是想辦法提升他們對於閱讀、 或更深層次知識的興趣。我覺得這個時代還能夠提昇大家對於知識的好奇就已經足夠了,不一定需要逼著大家去看書。」 蔡南昇這麼說到。
我們問到會不會擔心書消失?「我覺得不會,像我剛剛提的很多事情,都是需要長篇幅、長時間,才能有完整系統地把知識說完,所以這種事情我還滿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