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廣角鏡〉文賢學童踏查保安宮 台語導覽有趣

仁德區文賢國小學童到車路墘保安宮踏查。(記者黃文記攝)

仁德區文賢國小結合教育部閩南語沉浸式教學計畫,分兩梯次規劃仁德「車路墘保安宮」踏查,全程台語導覽解說,學生聽得津津有味,還可以暢遊歷史、傳承文化。

文賢國小師生日前踏查車路墘保安宮,廟方主委黃昭明、總幹事曾萬得及文賢國小家長會榮譽會長姚水來全程以台語導覽解說。該廟宇建於清康熙五十七年(西元一七一八年),主祀保生大帝,由當時府城的頂大道觀音亭興濟宮分香迎回供奉。自清朝歷次重修、重建,於民國九十一年完成祈安清醮大典,香火鼎盛至今。

主委黃昭明表示,保安宮主祀保生大帝,俗稱「大道公」,廟內有一塊大匾,題名保安舊地名「車路墘」,極具人文特色與歷史傳承的代表,合稱「車路墘保安宮」,與全台各地保安宮廟宇有所區別。

廟內有一頂以「內枝外葉」工藝製作雕工精緻的神轎,以一塊木料一體成形,內外均刻飾,無任何架接的卯榫或釘材,體現雕刻師傅的精湛工藝;另一鎮廟之寶「石製香爐」,上頭刻有「嘉慶十九年桂月吉置」,證明車路墘保安宮自清朝時便立廟在保安本地。

文賢國小校長蔡玉仙表示,整場導覽全程以台語介紹,落實沉浸式閩南語教學精神,活動中自然的台語流動,讓台語成為生活語言。學生聽得津津有味,透過導覽解說,讓學生可以暢遊歷史、傳承文化。透過社區文史踏查,可以知往鑑來,傳承在地文化脈絡,了解先人創業維艱與人文薈萃,使學生對自己的生長環境產生愛鄉情懷。

(記者黃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