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五月「立夏」天氣開始炎熱,水稻已抽穗,根據台東農改場監測,鹿野、關山與池上等地區已有葉稻熱病發生,推測將增加穗稻熱病發生機率,為避免影響收成,籲請農友務必注意穗稻熱掌握施藥時機,作好防治工作。
農改場指出,立夏後雷雨增多、梅雨開始,午後或晚間常有小雨或陣雨發生;穗稻熱病主要發生於稻株穗頸、枝梗、穀粒及護穎等部位,稻熱病孢子在水稻抽穗前,隨著雨水或露水掉落在劍葉葉舌及葉節上,當稻穗抽出時接觸孢子而被感染。
穗頸部罹病者,患部初期呈褐色病斑,造成組織壞死養分無法輸送,影響整穗發育,嚴重時罹病部位會彎曲並造成稻穗白化乾枯,俗稱「吊穗」或「吊狗」;發病嚴重時無法充實或不稔,俗稱「空包彈」,穀粒受感染時,病斑呈暗灰色或白色,對品質影響甚鉅。
農改場提醒,因穗稻熱病常在抽穗後才見明顯病徵,因此施藥時機的掌握及預防是防治重點,把握抽穗前三至五天及齊穗後施藥,可有效減少病害發生與蔓延。尤其稻熱病在高濕條件下容易發生,在通風不良的地區,特別需要注意防範。
穗稻熱病防治藥劑選用時,務必注意安全採收期,避免農藥殘留問題。若需防治相關諮詢,可洽台東場植物保護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