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年汰換650萬支手機 竹科協會結合工研院整修販售做公益

「工研院」及「竹科管理協會」17日於新竹市東寧宮舉辦「二手手機回收公益計劃啟動」記者會,透過「區塊鏈履歷追溯」技術,將手機整新後再販售,盈餘捐給社福團體。(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台灣每年消費汰換的手機約有六百五十萬支,但是廢棄手機的回收僅約 四十九萬支,為了帶動全民「物盡其用」 的風氣,幫助減碳,打造台灣成為全球綠生活的典範。「工研院」及「竹科管理協會」十七日上午於新竹市東寧宮聯合舉辦「二手手機回收公益計劃啟動」記者會,透過「區塊鏈履歷追溯」技術,能讓使用者在捐贈手機後、透過該平台持續追蹤手機流向,並將手機整新後再販售,盈餘部分捐贈給社福團體,創造循環經濟與公益捐贈相輔相成的雙重效益。

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鄭仁傑指出,依據Apple二O二O年的資料顯示,一支 iPhone手機的生產過程,排碳量六十三點六四公斤。若「回收一百七十二支舊手機」,再延長使用一年,就可以減少十點九六公噸的排碳量。單從抵減二氧化碳角度來看,「回收舊手機再循環使用」的效益,遠遠高於「種樹」!

「工研院」及「竹科管理協會」17日於新竹市東寧宮舉辦「二手手機回收公益計劃啟動」記者會,透過「區塊鏈履歷追溯」技術,將手機整新後再販售,盈餘捐給社福團體。(記者曾芳蘭攝)

「竹科管理協會」秘書長李道霖表示,協會結合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區塊鏈履歷追溯技術,讓企業或個人從捐贈手機那一刻開始、到手機檢測判定、到手機整新後再販售、結餘款將捐出,幫助公益團體。這種「全流程無紙化、透明化的二手手機回收管理系統」軟體,是台灣的創舉。「竹科管理協會」此創新並參賽數位部「公益創新徵案 100」,從九百七十家的競爭者中,進入前一百名。

「工研院」及「竹科管理協會」17日於新竹市東寧宮舉辦「二手手機回收公益計劃啟動」記者會,透過「區塊鏈履歷追溯」技術,將手機整新後再販售,盈餘捐給社福團體。(記者曾芳蘭攝)

李道霖並建議環保署推動「民眾及企業捐出、及購買舊手機,可獲得”碳權”」,期以創新思維帶動「捐贈、及購買舊手機」的風氣,激勵民眾及企業更投入,以最大可能回收舊手機。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