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調3縣市 環團:光電政策欠缺一致性

399

台南/密度最高、爭議卻最多
苗栗/里山地景與石虎保育是挑戰
花蓮/國有地大、縣府態度消極

地球公民基金會19日公布台南等縣市各類地面光電案場展開田野調查結果。(記者陳柏翰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年國內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環團十九日指出,經實際調查台南等三縣市光電案場,發現目前仍缺乏一致性光電政策,呼籲政府提出空間策略計畫、加強各部會溝通來系統引導光電發展、改進保育法規等。

地球公民基金會十九日召開記者會,分享田野調查苗栗、花蓮及台南三縣市光電案場所,剖析光電政策土地法規所面臨的各種課題,發現台南、苗栗及花蓮三縣市擁有不同生態環境,三縣市政府在推動光電政策時態度也不一致。

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專員梁聖岳表示,台南市光電設置密度最高、市府態度最積極,但爭議卻是最多,光電已經對當地養殖漁業帶來租金上漲、養殖模式改變的挑戰,另對當地過境鳥類的影響也還須有長期研究調查。這些挑戰及市府的作為,對於台灣社會推動光電管理機制的改革,極具參考價值。

苗栗光電遇到最大挑戰是里山地景與石虎保育問題,梁聖岳說,苗栗縣府雖然對小面積的光電案有三階段審查機制,但對大面積開發案、像是銅鑼竹森案,卻沒有導入生態把關機制,且即便農委會跟專家都認為有生態爭議,但縣府卻仍強行通過設置。

花蓮雖有很大面積的國有土地,產權也都是國產署、台糖等,這些都是可能發展光電的熱區,但縣府對光電的態度卻很消極,沒有積極建立機制讓光電可以更好的發展在花蓮。

梁聖岳指出,上述三縣市政府對光電態度不同,主因中央欠缺一致性原則來指引地方政府,政府應該提供全國統一規範、讓地方政府有所依循。

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主任蔡卉荀呼籲,經濟部應該儘速提出能源空間發展策略計畫、農委會也應該清楚說明農村發展願景等填補生態保育法規空缺,行政院應立刻加強各部會橫向協調,儘速檢討光電政策、綠能發展區計畫,以系統規劃引導農地光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