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妹重返職場 發揚原民織布文化

碧雲姊從織布找到就業自信。(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推動「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成功扶植社團法人花蓮縣啄木鳥全人發展協會研提在地就業計畫,培力部落婦女再就業技能,幫助離開職場二十年的中高齡客家婦女劉碧雲再度就業,在花蓮縣萬榮鄉傳承太魯閣族原住民傳統織布文化,織出人生新希望。

社團法人花蓮縣啄木鳥全人發展協會向北分署申請「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社會型三年期計畫,設立「Tminun」德米路織工坊,為太魯閣族「織布」的意思,以傳統工法編織帽子、零錢包、背包及腰帶,活用「綠色時尚」概念,與舊衣布料拼接,賦予舊物新生命。德米路織工坊透過多元計畫培訓偏鄉小媽媽及婦女再就業能力,幫助改善經濟生活。

啄木鳥全人發展協會彭伯華總幹事(左三)成立德米路織工坊助碧雲姊(左四)習得技能再就業。(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提供)

一開始,碧雲姊對太魯閣族的原住民織布完全不懂,協會雖然安排部落的工藝師教學,但光要學會織出一條完整的織帶、操作縫紉機車出筆直的縫線,讓她數度萌生放棄的念頭。「難道我只能拿鋤頭不能拿針線嗎?」靠著一股不服輸的精神,她咬牙堅持了下來。

五十六歲的碧雲姊傳承太魯閣族傳統織布技藝。(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提供)

目前碧雲姊已在德米路織工坊穩定就業三年了,從一個完全不懂織布的新手到織布師、講師,開班教授更多部落婦女學會織布,她感謝勞動部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以及啄木鳥全人發展協會的彭伯華總幹事,讓她學習再就業的技能,每當她親手編織和縫紉的商品銷售出去時,帶來的不僅僅是自信,更多的是永不放棄的女性力量,她也鼓勵婦女朋友,不論年齡和經歷,只要堅持不懈,就能重新在職場中尋找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