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地球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儼然對全球經濟與供應鏈產生巨大威脅。繼去(2022)年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親赴紐約氣候週「世界生物多樣性高峰會」與各界領袖對談,今年再度獲邀,以「為自然制定行動方針」回應三大關鍵問題,並逐一剖析永續金融該如何將自然與生物多樣性納入投融資考量元素,提出國際觀察、國泰作法以及有力解方,贏得現場矚目,再度讓世界看見台灣,也創下全台首家連續二年受邀參與企業的紀錄。
世界生物多樣性高峰會昨(21日)登場,大會以「與自然共好」(Partnering for Nature)為主旨,呼應COP15(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上,全球凝聚維護對於生物多樣性的具體藍圖,期望在2030年前保護復育30%的陸地與海洋,達到30×30目標,促進公私部門合作,鼓勵企業與金融機構推動與自然相關的永續行動,肯定自然資產的真正價值,催化自然正成長(Nature Positive)投資增長。開場重量級卡司有聯合國氣候變化高級倡導者(UN Climate Change High-Level Champion) Razan Al Mubarak、世界氣候基金會(World Climate Foundation) CEO Jens Nielsen等,現場還有包含白宮、聯合國環境署、CDP、TNFD等超過300個國際單位與企業與會。Jens Nielsen進一步表示,為了實現COP28(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目標「為自然正成長展開氣候行動」(Nature Positive for Climate Action),必須聚焦於三個關鍵目標:森林、海洋和土地利用,我們必須立即關注與行動,以保護環境;很高興看到國泰金控透過永續金融上的影響力,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並展現承諾與雄心。
國泰金控程淑芬投資長受邀擔任開場專題「為自然制定行動方針」對談講者,對焦三個關鍵問題:第一、國泰如何應對生物多樣性?第二、如何擴大規模、加速自然行動?第三、實踐永續金融的體悟分享。同場對談嘉賓有商業自然聯盟(Business for Nature) 執行長 Eva Zabey、丹麥製藥企業Novo Nordisk全球公共事務與永續副總裁Katrine DiBona、環境銀行CEO James Cross與熱帶雨林國家聯盟執行總監Kevin Conrad。
首先,程淑芬投資長分享國泰如何擴大永續金融影響力,最有力的一步就是認真參與國際倡議。自2018年參與氣候相關財務揭露以來,國泰將氣候治理納入董事會與高階主管督促與主責的重點,2020年後陸續領先在台企業參與生物多樣性相關倡議,諸如加入「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與「生物多樣性會計金融夥伴關係」等;參與Ceres「重視水資源金融倡議」時,為台灣唯一簽署之金融機構,與國際投資人共同議合全球72家較高水足跡企業;簽署「商業自然聯盟」的Call for Action倡議,呼籲各國政府強制性要求大型企業和金融機構於2031年評估和揭露其生物多樣性影響和依賴,逐漸壯大永續金融的影響力。而國泰金控評估投融資標的時也主動納入社會面與環境面重大影響評估,在重視獲利的同時更關心投融資案件對自然環境與社會的影響,並導入分析工具進行精準的投融資影響與依賴評估,妥善控管可能面臨的自然風險,並保護生物多樣性。
在擴大規模、加速自然行動上,程淑芬投資長也特地分享建議給國際社群,她強調科技與創新的重要性,例如要「善用混合融資等非傳統融資工具,透過公私部門協同合作,找出更多讓私部門參與的方式,以吸引更多私部門資金,縮小全球未來自然資金缺口」,而金融機構能扮演推動永續投融資推手,透過協助提升自然專案可行性、財務自償性,便能創造更多兼顧永續與獲利的機會,好消息是,我們已能看到許多自然專案發展與落實。
程投資長以「做中學、學中做」形容國泰金控與子公司近十年實踐永續金融與責任投融資的態度。她說,氣候變遷、自然資本與生物多樣性包含諸多非傳統金融本業的科學知識,須連結學術界與產業界、時時更新國際方法論、善用產業專家知識,使在地落實方式符合國際框架。制定自然前瞻性策略規劃時,拉高到國家治理角度,同時需要密集內部溝通,將國際間日益嚴格的規範變成易懂、可行、有意義,才能真正影響、促成利害關係人投入。從氣候變遷到面對減損中的生物多樣性,這一路挑戰相當嚴峻,但國泰金控致力成為亞洲最佳金融機構之一,願承擔永續先行者之責全力實踐,讓臺灣在世界舞台上贏得尊敬。
邁向永續,國泰金控秉持說到做到的精神,凝聚國際間公私單位之力,發揮永續金融影響力,推動產業零碳轉型,保護自然與支持生物多樣性,而國泰也即將於12月前往杜拜參與COP28(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及周邊會議,於國際展現台灣面對氣候變遷的實績與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