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水資源回收 邁向新里程

埔頂水資源回收中心第一期完工啟用,每日可處理七千五百噸生活汙水。(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三十一日前往大溪區,出席「埔頂水資源回收中心第一期工程完工啟用典禮」。張市長表示,大漢溪是桃園的「母親之河」,為確保河川水質與用水安全,市府水務局陸續在沿岸完成許多重要工程,而位於中庄調整池旁的埔頂水資源回收中心,是守護大漢溪水質的最後一塊拼圖。

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補助,並分為三期工程;今年九月底完成的第一期工程,每日可處理七千五百噸生活汙水,可解決大溪區河西地區的生活汙水問題,未來第二、三期完成後,每日可處理汙水量達一萬五千噸,能進一步改善大漢溪水質,未來市府也將持續與中央攜手合作,在大漢溪沿岸營造美麗乾淨的優質親水環境。

內政部長林右昌表示,「埔頂汙水下水道系統」總工程經費共計六十八億元,其中埔頂水資源回收中心是繼「桃園北區水資源回收中心」之後,桃園第二個採取促參BOT方式推動的水廠,有效提升埔頂、國防理工學院及員樹林地區整體生活環境,並為整體水資源運用帶來非常大的效益,林部長也肯定市府積極與中央合作,投入水資源管理與處理。

水務局長劉振宇表示,埔頂汙水下水道系統集汙範圍,包括大溪埔頂地區都市計畫區、員樹林地區及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共計約六百公頃,全期完成後總接管戶數約一萬一千戶,在第一期工程完工後,水務局將加速推動用戶接管;此外,埔頂水資源回收中心已取得銀級標準綠建築候選證書,外圍也設置LED環場路燈、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統,以及可遠眺中庄調整池的草坪、迎賓四季花草區、繞園式步道、戶外咖啡座及自行車停放區,為市民打造環境教育及優質公共親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