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港星周海媚驚傳病逝,享年57歲,外界盛傳她生前飽受紅斑性狼瘡所苦。醫師表示,據統計,台灣約有2.4萬名紅斑性狼瘡患者,以20至49歲女性居多,全身所有器官都可能遭受攻擊,其中腎臟遭攻擊患者約占3成。
紅斑性狼瘡為自體免疫疾病,先天基因異常及後天環境因素皆可能是致病原因,在台灣,每10萬人約有97.5人罹患紅斑性狼瘡,男女比為1比9;而衛福部112年7月統計,全台領有重大傷病卡的紅斑性狼瘡患者約有2萬4686人,特別好發於20到49歲的育齡年輕女性,過半病友因治療副作用不適被迫放棄工作。
三軍總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盧俊吉表示,紅斑性狼瘡症狀多變,身體所有器官都可能受攻擊,攻擊器官不同,對生命威脅也不同。且有時突然來勢洶洶,有人冬天因為黴漿菌、流感、肺炎就發作,還有人夏天只是曬太陽、熬夜也發作;各類型中又以瀰漫性肺出血的死亡率可達4成最高。
盧俊吉說,紅斑性狼瘡患者以腦部、心臟、腎臟、血管受攻擊較嚴重,當出現心臟或神經性攻擊死亡率最高,肺部攻擊惡化至瀰漫性肺出血,死亡率也可達4成;台灣醫界比較關注的還是紅斑性狼瘡對腎臟發起攻擊,約占3成患者,雖死亡率約1成左右,但腎臟發炎嚴重,可能導致洗腎。
盧俊吉表示,紅斑性狼瘡患者出現血小板過低或白血症,可能造成溶血,患者四肢、身上可能出現莫名的出血小紅點,約占整體患者20%,全世界個案數不到5萬人;神經型還會突然腦中風;如果是神經發炎,也有人會手腳無力、大小便失禁。
盧俊吉說,紅斑性狼瘡不發作則已,有時一發作就難以挽回,有人一開始只是關節腫痛,沒想到1、2週後就出現血管、心臟問題。死亡率部分,若發生瀰漫性肺出血,可高到4成;心臟發炎約二成,腎發炎則約1成左右,死亡率最低者為關節、皮膚,通常不到1%。
在治療上,盧俊吉表示,過往多以類固醇為常規治療,現有藥物治療選擇僅能達到症狀緩解,治療效果相對有限,最強的抗發炎藥可在數小時內減輕疼痛及控制狼瘡症狀,但因為易伴有多重副作用,國際間已多建議減少類固醇使用劑量,改以其他藥物輔助治療,近年也有針對病理機轉設計的新型生物製劑出現,有望全面緩解疾病及降低疾病活動度,讓治療更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