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昇
日本岸田內閣大地震,執政的自民黨內最大派系「安倍派」(清和政策研究會)實力人物都被逐出內閣,新閣僚已經上任,不但衝擊日本的派閥生態,政策走向也變得不穩定。在美國與中(中國大陸)關係暫時緩解的趨勢下,進一步牽動日中、日台、兩岸關係。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安倍派議員涉嫌透過個人或企業,向派系舉辦的募款餐會購買入場券,但未如實登載帳目,部分資金流向派系內議員作為回扣或作為派系運作資金。目前,除了涉案閣僚下台,檢察單位還在持續擴大約談調查中。
政治獻金醜聞 藩閥政治作祟
政治獻金案爆發後,對岸田政權形成嚴重打擊,在撤換閣僚、重整內閣人事後,日本經濟新聞與東京電視台在十二月十五日至十六日所做最新民調顯示,岸田內閣支持率已跌到百分之二十六,較上次在十一月調查下滑四個百分點,創二0二一年十月上任以來新低紀錄,而不支持率也上升六個百分點,來到百分之六十八。
岸田內閣大地震的引爆點是政治獻金醜聞。其實,把政治獻金募款餐會當作選舉資金,分給派系成員當作選舉經費的陋習,在自民黨內行之有年,歷史可溯源自十九世紀,與長州和薩摩兩藩聯手實現明治維新變革有關。
日本「藩閥政治」時代,就有財團金援,結合學術機構培育人才並為政策辯護。例如長州藩之於三井、住友集團與早稻田大學,並與陸軍有深厚淵源;薩摩藩之於三菱集團與慶應大學,與海運、造船及海軍的發展有密切關係。安倍家族出身的山口縣,就是幕末時代的長州藩根據地。
所以,從藩閥政治走到大正民主時代,日本還是不脫藩閥政治,直至二次大戰時軍人主掌政權,陸軍、海軍的背後,仍是長、薩藩閥的影子。
二次大戰之後,美國主導日本政局,雖然想要有所改變,但是,日本雖具有內閣制的民主體制形式,但派閥做為一個政經綜合體的結構,早已根深柢固,不但自民黨很難倒台,日本政治也很難走向兩黨政治。
穩首相職位 岸田清光安倍派
日本派閥與財團關係密切,既然其來有自,政治獻金醜聞被爆料的時機與目的,在日本政壇也掀起了陰謀論,但究竟有沒有在幕後操作,迄今沒有證據。只是,在檢察官啟動偵辦政治獻金醜聞前,岸田的民意支持度僅剩下二成,已經到了人民信任的臨界點。
岸田內閣大地震的背後原因,民意支持度跌到谷底,無疑是重要因素之一。自民黨內當然會給岸田壓力,甚至要岸田下台,但令人意外的是,結果卻是具有內閣政策主導實力的「安倍派」被全部撤換。
首相岸田文雄撤換閣僚,讓涉入醜聞的「安倍派」大員承擔人民喪失對政府信任的部分責任,就其個人而言,希望藉此暫時穩住首相職位;同時,騰出的閣員位置可以分派拉攏其他派閥。
日本內閣的派閥新版圖,打破了先前的派系平衡。自民黨最大派閥「安倍派」在內閣裡竟然沒有代表,這是極其罕見的。現在日本二十位主要內閣大臣中,屬於泛宏池會體系的「麻生派」、「岸田派」官員共有九人,勢力顯著擴張,如果再加上理念較相近的茂木派,所占比例就超過了一半。
林芳正親陸 台日關係恐淡化
內閣人事安排的最大亮點,是親中的林芳正接掌地位僅次於首相的官房長官大位,頗有岸田為接班人預做安排的意味。林芳正曾任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被廣泛視為日本政壇裡的親中派。
林芳正於二0二一年出任岸田內閣的外務大臣,本來外界預期岸田有意改善日中關係,但是,「安倍派」在內閣延續安倍晉三的路線,實際主導「親美」路線的外交與國防政策。
現在,由岸田任命林芳正擔任官房長官;未來,與「安倍派」在政策上做比較,可觀察重點,除了經濟議題的重要性將更大於政治與防禦,預期日本會更加重視與中國大陸關係;相對的,台日關係也會跟著淡化。
其實,日本的外交政策一直是緊跟著美國。美國明年底要舉行大選,對於國際戰略的軍力布局,歐陸的俄烏戰爭已難以為濟,美方已有抽身打算;另一方面,中東的加薩走廊戰火仍在持續。美方顯然不希望台海生事、也沒有能力再於亞洲面對第三個戰場。
美陸關係趨緩 日本順勢調整
至於中國大陸,在美中貿易戰下也希望能喘口氣,且有內部的經濟議題要優先處理。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十一月十五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拜習會」,雙方恢復最高級別的戰略對話,已確定至少在明年底美國大選之前,美中關係暫時會得到緩和。
岸田內閣顯然嗅到了美中關係的變化,此時已經沒有必要再做「圍中」、「抗中」的急先鋒;「安倍派」暫時退居幕後、勢力消退,也是迫於內外形勢改變使然。岸田文雄趁此機會調整人事、拉攏派系、改善日中關係,以謀求個人、派閥、日本的最大利益。
美中關係走向緩和,連動到中日台關係。岸田啟用了親中的林芳正,原來親台的「安倍派五大護法」則全面退出權力中樞,其中的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萩生田光一、參議院幹事長世耕弘成,這兩人在前不久還訪問過台灣。
至於兩岸關係,在台灣大選進入最後階段,中國大陸一改過去出動機艦的武嚇手法,改從經濟著手,宣布對台貿易壁壘調查結果違反公平貿易,除了對台灣大選帶來一定程度影響外,選後無論哪一組人馬當選,都要面對處理。兩岸關係的博弈也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博士、日本問題研究學者陳俊昇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