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稻米文化館 推廣食農教育

大甲農會稻米文化館收集三千多種稻種以及早農村生活作息栩栩如生的模型。(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大甲區農會利用稻米產業文化館積極推動食農教育,從稻米生產歷程到米食的介紹讓遊客認識稻米的一生,館內農業作息設備之內容相當豐富,是學校戶外教學或農民團體求智觀摩最佳據點。館內分有水田生態區、稻米生態文化、廿四節氣、米食人生、農具體驗展示、視聽室,從產地到餐桌介紹稻米產業文化,團體可以預約導覽服務。

農會總幹事黃瑞祥表示,稻米為我國主要糧食,本會藉由稻米文化館將米及米食的相關知識及文化轉為圖像化及實體化讓學童更容易理解吸收,將食用稻米的好處深植學童之觀念,以推廣稻米食農教育。

大甲農會稻米文化館收集三千多種稻種以及早農村生活作息栩栩如生的模型。(記者陳榮昌攝)

稻穀文化區介紹稻田耕作、循環再生和有機農業,早期農村將大量的稻草殼、米糠視為重要資源加以高度利用,並開發特產品以改良土質、提升農作物品質,為一循環再生型產業。水田生態區介紹稻田灌溉對生態及環境的好處,稻田不僅可以調洪蓄水及補充地下水、吸收二氧化碳、調節氣溫,稻田也是許多生物的重要棲地,本區將生態保育作用以栩栩如生的造景,仿造農村田園景觀,農村生態,在這田溝裡可以找得到真正本土大肚魚、紅新娘、泥鰍、南洋鯽等,經此介紹也可令學童認識並支持國產稻米及友善、有機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