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步道協會與豐南、羅山沿線社區共同舉辦「浪遊縱谷」活動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與豐南、羅山沿線社區共同舉辦「浪遊縱谷」活動。(千里步道協會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與豐南、羅山沿線社區共同舉辦「二0二四復刻經典、浪遊縱谷」活動,一行三十多人十四日起以三天時間,從池上豐南徒步到富里羅山,所走的路線並非省道,而是連結田埂、農路、水圳,沿途可見此時節的稻田花海、梅林、土地公與縱谷鄉間日常生活,夜間還有藝術家莫言的草根音樂會。

此行的目的,是將知名的「浪遊縱谷」活動路線「定影」成倡議中的「海岸山脈國家綠道」,透過復刻二十年前由東華大學蔡建福教授「鄉村規劃」課程師生發起的「浪遊宣言」,在東部也能發展當今蔚為風潮的國家綠道。

春節前夕,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鄉村規劃」課程師生,共同策劃首次「浪遊縱谷」活動,以策劃寒暑假的浪遊活動做為課程學習作業的總結實踐,拜訪沿線社區、發掘在地特色、解決鄉村問題,策畫落實「減碳、減廢、食物零里程」的徒步旅程,而後清華大學清華書院也加入浪遊,一行人越走隊伍越龐大,透過實際的行動了解花東的鄉村自然與人文,也喚起人們純粹走路的樂趣,強調體驗在起點和終點中間的過程。

一行人徒步穿越農路、水圳,了解花東的鄉村自然與人文,也喚起人們純粹走路的樂趣。(千里步道協會提供)

整個倡議的第一場活動,選擇從池上大坡池進入有吉哈拉艾文化景觀的豐南社區,第二天經過此時花朵初開的梅園與羅山泥火山,拜訪羅山小學堂,第三天則拜訪客家詩人葉日松故居與水圳,行程在舊東里火車站結束,徒步里程將近四十公里。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解釋,所謂的國家綠道,是以跨縣市且能彰顯該區域之代表性連續路線,涵蓋臺灣重要族群文化、水利建設、經濟產業、自然保育等主題面向,體現臺灣多元且豐富的資源與特色,並滿足觀光休閒遊憩需求。這條路線能紀錄先民艱辛開拓的步履,展現豐富的自然與人文地景、多元族群文化及產業興衰,使民眾能深度體驗在地文化、產業、生態環境等不同特色,並享有親近自然與人文歷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