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藝研堂〉索卡好樣藝術家 跳脫傳統聯展

索卡藝廊扶持藝術新秀,推出索卡好樣青年藝術家聯展。(記者林雪娟攝)

市府發掘藝術界新星,舉辦新藝獎活動,其實民間也默默在推動。資深藝廊索卡藝廊扶持新銳藝術家,舉辦索卡好樣青年藝術家甄選,已經邁入第17屆並舉辦《旅時》聯展,藝術家以作品,展現對生活旅途紀錄,突破原本對繪畫設限,運用不同媒材帶來更精彩的創作。

索卡表示,除發掘新一代具獨創性藝術家,更推廣亞洲當代藝術,透過媒合商業及各類藝術形式,接軌國際平台。

獲選好樣青年藝術家為吳挺連、李小秋、侯冠廷、梁凱棋、許源祐、游智涵。索卡說,此次藝術家作品風格及表達,跳脫以往傳統繪畫方式,利用不同媒材及組合,傳達出過往經歷中的感觸,記錄過程裡的喜、怒、哀、樂,又或是從旁觀察後侃侃而談,在生活旅途中尋找或周遊在不同的時空。

吳挺連善於雕塑等多媒材創作,作品以盆栽為主題,經移情的情感錯覺,將自身情感經歷移入植物中,體會植物感受並表達自我,甚至與植物融為一體;李小秋以電腦向量繪圖、3D建模、結合手繪塗鴉等,整合成特定的角色人物與物件,將其導入潑墨而成的景致中,手工製作印刷網版,最終呈現於複合媒材的載體上,猶如遊走不同時空的片段與故事。

侯冠廷作品發想來自路邊被路殺的動物,當死亡被五彩繡線、柔軟布料重新解構、拼貼時所產生的審美上的矛盾,雖然荒誕離奇外在,可能不被大眾理解,卻也是作品有趣處;梁凱棋參與駐村,發現自己只是巡遊四方過客,她以版畫方式對窗景進行重製,利用負像與成像原理製造光影,顯示消失或位移資訊,透露物件輪廓痕跡。

許源祐陶藝創作,帶來社會角色和放大人的姿態,土條代表不同人事,緊密相連,構成了一個錯綜複雜的關係網和社會中各種多樣性角色;游智涵的創作媒材以繪畫為主,主題多在探討數位影像發展歷程,回到90年代像素遊戲的視覺經驗,以繪畫物質性表現數位的「卡頓」感,對比現今平滑的影像世界。展期至4月20日。

(記者林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