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Views 0Comments
健保署:穩固住院點值為目標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健保署長石崇良6日表示,現行健保採行總額「支出上限制」,是固定年度預算以有效控管健保財務之平衡,但因醫療院所較難控制經營成本,當醫療需求超出預期過多時,健保點值就會降低,為避免點值降低後醫院因不符成本而減少服務或停診,所以必須以穩固住院點值為目標。
健保署指出,健保初期採論量計酬制度,民國84年全民健保實施時,包括兒童及老人等之原41%未加入醫療保險民眾均納入健保,醫療院所缺乏分擔財務風險誘因,醫療支出遠高於保險收入,為避免重蹈過去公勞農保覆轍,健保自87年起逐步導入總額支付制度。
石崇良表示,現行總額「支出上限制」固定年度預算,有效控管健保財務平衡,但醫療院所較難控制經營成本,當醫療需求超出預期過多,點就值會降低。而醫界提出「支出目標制」,就是採取點值固定方式,實際醫療服務量超標時,超出部分之費用再打折支付。
石崇良認為,目標制有利有弊,當服務量超過目標,醫院恐因不符成本減診,拉長民眾就醫等待期,齊頭式點值保障,可能誘發服務衝量,不利資源配置,也擔心費用支出無法完全掌握,超出目標數,需有配套或其他預算挹注,如健保安全準備支應,將加速保費調整週期。
衛福部次長周志浩表示,健保點值保障入法可能對資源分配產生影響,擔心總額制度引導資源分布合理性功能將喪失,醫療資源將往大型醫院、都會區、北部集中,小型醫院及診所、偏鄉、山地離島等相對弱勢族群及地區,將更難獲得醫療資源。
周志浩認為,對於各式醫療服務給予齊頭式點值保障,對於婦、幼、急、重、難等弱勢科別,不再有相對優勢的保障。大型醫院可能持續大幅擴充門診吸引病人,致使分級醫療制度崩解,不利基層院所生存。據健保數據分析也顯示,112年健保點值下降原因,主要是來自門診件數增加。石崇良表示,為避免門診保值導致分級醫療崩潰,將以穩固住院點值為目標,以確保民眾之醫療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