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0Comments
〈 全球探索 〉以牙還牙 兩岸關係更緊繃!
■李銘義
賴清德總統五二0上任迄今未滿半百,五度宣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國大陸先後對台祭出二0二四聯合利劍A軍演、ECFA早收清單中有一百三十四項停止減讓關稅,又出台懲獨<意見>二十二條,正從軍事、經濟、外交、法律等政策工具箱加大力度防堵台獨。其中,懲獨<意見>二十二條有三個看點,未來需進一步觀察大陸如何落實執法:
其一,反獨已從法律層面明確化,並掌握執法主導權。全名《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份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統括大陸的憲法、刑法、反分裂國家法等,準確認定台獨犯罪,都有定罪量刑新規。
大陸懲獨意見 台灣民眾有感
其二,藍、綠對兩岸定位的差異如何區分?<意見>納入推動台灣加入僅限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或者對外進行官方往來、軍事聯繫等方式,圖謀在國際社會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
中華民國自一九七一年退出聯合國後,台灣不分政黨都致力爭取參與國際社會,都受到大陸壓制。然而,國民黨並沒有推動一中一台、台獨的意圖,這一點與民進黨大不相同。
其三,<意見>中明列「利用職權在教育、文化、歷史、新聞傳媒等領域大肆歪曲、篡改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或者打壓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國家統一的政黨、團體、人員」,這部分是大陸對「台獨」認知與判定範圍的擴大。
綜合而言,大陸懲獨<意見>,台灣民眾是有感的,甚至包括大陸外商僱用的台籍人士、大陸台商及家屬、赴大陸旅遊的台胞,都有一定程度的危機感與不確定感。
大陸懲獨<意見>除了看條文內容,最重判處死刑或可缺席審判、終生追訴之外,未來是否有明確的懲獨名單或案例?讓各方明白打擊層面、主要威懾對象,才能減少不確定性及反感。
政治宣傳 無助務實解決問題
五二0之後,大陸延續對台軍事威懾,大陸海警船也開始進入金門禁限制水域;澎湖大進滿八十八號漁船七月二日晚在金門外海捕撈小管,還被大陸海警船以「違反伏季休漁規定」為由帶回福建扣留。
澎湖大進滿八十八號違反大陸休漁規定是事實。國民黨執政時,大陸睜一眼、閉一眼,以行政處份、罰金了事,現在則是扣船、扣人,還可能被追究刑責,擺明執法從嚴,這對兩岸都不是好事。
賴清德總統上任以來未滿半百,五度重申兩國互不隸屬,可解讀是賴為未來兩岸談判預做準備,欲先確定台灣政治地位與底線,同時也在做法上採取「以牙還牙」,但兩岸關係卻更加緊繃。
民進黨政府從二一四金門撞船事件,到陸委會六月二十七日對陸港澳等地的旅遊警戒從黃色提升到橙色;都是「以牙還牙」的負面威嚇方式回應大陸,雖然達到政治宣傳目的,卻無助於務實解決問題。
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到要推動陸客、陸生來台。交通部日前才宣布開放六月前赴中國大陸旅遊成團者,可以選擇照原定計畫赴中國大陸旅遊;但這個小「門縫」在賴政府「以牙還牙」的反制下,還有多少會成行?各大專校院預期明年五月重新對大陸本科生的招生,亦已不抱期待。
美國學者建議 兩岸二軌對話
至於兩岸「專業交流」部分,開放幅度也相當有限。四月,廣州市台辦主任曾衛東與大陸藝術家參訪團抵台;六月,有上海市台辦鍾曉敏與大陸明星胡歌抵台,也都只是節奏緩慢的「門縫式」開放而已。
兩岸「專業交流」,還傳出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居間協調才促成。如今,鄭文燦被控涉貪羈押交保,雖然是個人案件,但鄭在兩岸交流上顯然已經說不上話,海基會更難發揮兩岸交流功能。
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七月二日刊登華府兩岸學者葛來儀與林碧瑩的聯名文章,呼籲美國政府必須強化台灣防衛韌性,鼓勵兩岸對話,建立可信賴的背後溝通管道,避免發生衝突。
這篇具有美國政策參考指標的文章,旨在揭櫫美國警告兩岸節制,防止激化兩岸關係。文章有三個重點:一、美國反對大陸軍事、海警力量施壓台灣;二、不要太擔心賴清德的講話,認為賴清德的談話和實際行動有區別。三、鼓勵兩岸開啟二軌對話,如智庫學者交流等。
台灣做為美國的扈從者,近年來隨著美中(中國大陸)對抗趨嚴,愈來愈難維持兩岸對話管道;但是,當美、中國防部長五月底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見面後,美中關係暫時趨緩,美方確實會要求台灣與大陸也應建立對話管道。
綠營硬扯抗中 效應只會下降
在葛來儀、林碧瑩的聯名文章發表後,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四日記者會,就強調賴清德總統的就職演說,開頭就表示「依據中華民國憲政體制」,邱解讀其中就包含中華民國憲法及其增修條文,以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相關法規。
邱垂正欲將兩岸關係定錨在「兩岸關係就是兩岸關係」,站穩了兩岸事務主管機關的立場,明顯對賴清德的「兩國互不隸屬」做了一些修正。但中國大陸反制台獨的作為,有自己的判斷,對賴政府缺乏信任,也不會輕易隨美國認知與期待起舞。
再者,陸委會在體制直接受命於賴清德總統,賴的意志、政治態度才是關鍵。邱垂正的修正定錨,到底是受賴之命?還是來自美國的要求?賴與美國的關係則是另一個觀察點。
賴清德打抗中牌,對大陸、在野黨都擺出鬥雞性格。抗中牌需要媒體、網路聲量、立委、檢調及政府政策一致性,在選舉期間確實有效,但在平日就難起作用。目前並非選舉期,綠營要把國會改革、民生物價和「抗中」都硬扯在一起,只會讓「抗中保台」效應下降而已。
(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副教授李銘義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