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Views 0Comments
即時因應積淹 淹水感測器奏功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面對極端氣候挑戰,除防洪工程建設,透過物聯網智慧防災已成趨勢,南市水利局向水利署爭取在全市易積淹水路段,布建二百八十五處淹水感測器,在這次凱米颱風有一百九十二站監測到水深記錄,讓防災人員在第一時間掌握道路積淹水資訊,做即時處置因應。
水利局指出,南市從一0七年起與水利署合辦智慧防汛網計畫,在南市易積淹水路段裝設「淹水感測器」,各建置地點係委託成大防災中心優先以近年易淹水地區且深度達卅公分以上之災情進行挑選。
接著,再以是否曾封橋、封路及曾發生兩次以上的災情等條件過濾;並以淹水時會造成鄰近交通通行或導致建物內可能淹水的點位作建置考量;最後再由水利局邀集區公所、里長及當地居民現勘,確認建置地點是否合適後再行裝設,高淹水潛勢地區列入設置重點。
這次凱米颱風期間也發揮效用,有一百九十二站有監測到水深紀錄,像是七月二十五日晚上在後壁菁寮站監測到最高淹水五十六公分,隔天晚上退水;七月二十六日清晨在鹽水朝琴和鳥松路監測到淹水卅五公分,當晚退水等;另有九十二站無淹水情形,讓防災人員在第一時間掌握道路積淹水資訊,即時處置因應,必要時進行疏散撤離,保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也可做為未來積淹水檢討改善參考。
水利局表示,不定期針對颱風豪雨積淹水狀況,滾動式檢討淹水感測器建置地點;為維護淹水感測器品質,定期維護淹水感測器,並在維護過程模擬水深進行測試以確保設備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