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震華
旅遊是件奇妙的事,由不同的角度看,會帶給人們不同的意義。從觀賞風景購物,到體驗文化學習,旅遊開闊了視野、增廣了知識、豐富了人生,值得在經濟和時間可承擔的範圍內,盡可能地增加旅遊的廣度和深度。
特別是到國外或境外旅遊,更是醫治無知的良藥。間接得到的國際知識再多,都不如親臨其境的接觸和觀察,所以說「行千里路,勝讀萬卷書」。近年來,拜交通科技發達之賜,不僅客機承載量越來越大、設備益發豪華舒適,載客郵輪也巨大豪奢到難以想像-超過20萬噸的巨輪,酷似搭載數千人的海上城堡,可以盡情吃喝玩樂,漂移到文明的海港城市,拜訪原來只能在夢中造訪的遙遠國度。
隨著台灣經濟快速發展,國人的旅遊目標,也從60年代只能觸及住家鄰近的景點,到旅遊台北就算奢華享受的狀況,發展到探訪周邊的中日韓或東南亞,甚至翱翔到宛如天邊的拉美或非洲,觀看豪壯的瀑布飛濺或大獸群的驚人遷移。從5天上下的蜻蜓點水,到10天上下的深度旅遊,甚至是幾十天的環球旅遊都有;費用也從低廉的2、3萬元新台幣,到昂貴的數十萬元不等,顯現了和經濟發展程度匹配的旅遊。國人出國的人數,由1980年49萬人次,快速提升到2000年的733萬人次,乃至去年(2023)的1180萬人次,平均一年約有半數國人出國,超越了中日韓,但仍低於全球最高的德國,其人次約為台灣兩倍(但直接比較其實並不合適)。
國人熱中出國旅遊,和島內旅遊昂貴有高度相關。台灣土地面積狹小,且有7成屬於山地,平原又保留大量農業用地,土地和房地產價格在全球位居前茅,旅宿費用居高不下,出國旅遊相對划算。此外,我國和外國缺乏「自由貿易協定」(FTA),農產品受高度保護,讓食品價格高漲。加上連年出口順差,匯率居高不下,和鄰國物價相比經常偏高(特別是和日本比),都讓眾多國人一有假期就往國外跑。
然而,由於所費不貲,旅遊的廣度和深度,也和經濟能力息息相關。有錢有閒的人,可以隨心所欲地到各處旅遊;阮囊羞澀或忙於三餐的人,只能就近圓夢,獲得的效益當然有顯著差異。於是,豪華和深度旅遊的主力部隊多是優裕的退休人士,平價和自助旅遊則以忙碌的年輕人為主。此外,富裕人士的「眼光」和平民百姓的差距越來越大,旅遊造成的「貧富差距」日益增加。所幸,平民也會因旅遊受惠,否則必然引發仇富。
我個人的旅遊經驗,就如同上述:童年在台南善化成長,小學畢業前,除了到過台南市兩趟之外,遠程的環島旅遊只有一次,是搭上了當老師的父親學校辦理的教職員旅遊之便,那幾乎已是夢幻般的幸福。中學時代在沉重的讀書壓力下,最多就是和同學騎單車到40公里外的烏山頭水庫冶遊,也沒有甚麼畢業旅行。大學時代,除了會參加社團舉辦、到北市近郊的景區玩樂,也有了大學生的環島旅行,通常大夥兒會在晚間休憩前聚集打紙牌「拱豬」;夾雜的瘋狂喧鬧,是促進同學情誼、甚至製造「班隊」的良機。
第一次出國並非旅遊,是拿到包含機票的洛克斐勒基金會全額獎學金、到泰國留學念國際碩士班時,搭機赴香港、轉機到曼谷的難得契機,體驗了搭機、轉機、行賄才能過的海關、在擁擠的接機人潮中找尋接待人的焦慮等等。再來的搭機,則是回國找資料兼探親、轉赴美國唸博士、再回國探親;每次都要飄洋過海,但都不是跨境旅遊。最甜蜜的旅遊,是在結婚時,選擇山明水秀的日月潭為蜜月地點,這可是80年代最熱門的蜜月景點,甜蜜的滋味迄今猶存。
等到兒女稍長、可以牽手走路時,我們家才開始出國旅遊的「初體驗」,目的地是泰國。之後,東南亞、東北亞和中國大陸就陸續成為出國旅遊的對象。近年則越走越遠,陸續去了土耳其、英國、法國、斯里蘭卡,還去了包含郵輪行程的北歐四國和東地中海,明初又規劃要去印度。但去最多趟的,還是鄰近的日本和中國大陸。兒女們喜歡不在話下,但最享受旅遊的其實是內人,因為可以暫時拋開繁重的家事;尤其是疫情後至今,兒女都被公司要求在家上班,她必須日日準備三餐,成了最慘的「受災戶」。
這些密集的出國旅遊,多數是在我和內人退休後,才有足夠的時間參與的。我們的想法是:儲蓄夠用就好,太多的話都是為別人存的,多為時日不多的自己活著才是正道。所以,「人生以旅遊為目的」,您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