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不少民眾發現,時序進入秋天後,開始出現皮膚乾癢、口乾舌燥、呼吸道疾病等症狀,令人困擾,中醫在應對因為秋燥產生的症狀時,建議「潤燥」性平、滋潤的食物是首選,如白木耳、水梨等食物,並調整生活作息來緩解秋燥的不適。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沈祐任表示,秋天在五行中屬金,其性乾燥,亦即燥為秋季主氣,燥勝則乾,易耗津液;人體五臟中,肺也屬金,因此與秋天的燥性相應,容易受到秋天燥氣影響。
肺跟呼吸道連通,又主皮毛,臨床上常表現在呼吸道疾病及皮膚症狀,包括容易感冒咳嗽、皮膚乾癢加重、大便乾硬等乾燥的表現。
他說,秋燥依照其屬性可分為「溫燥」及「涼燥」;所謂「溫燥」,常見於初秋時,此時夏天的暑氣未消,還夾帶一點夏季尾巴的餘熱,加上秋季剛開始的燥性,而產生雙屬性的致病因素。常見頭痛、身體發熱、口渴、鼻腔乾燥、乾咳無痰等症狀。
「涼燥」,常見於中秋、深秋轉涼時,此時氣溫漸低,寒涼之性與燥氣結合。常見頭痛、惡寒、鼻塞、乾咳無痰等症狀。
中醫在應對因為秋燥產生的症狀時,選擇「潤燥」性平、滋潤的食物是首選,常選用的方劑如沙參麥冬湯、桑杏湯等,其中大多含有沙參、麥門冬等滋潤力較強的藥物,甚至桑杏湯中還有梨子皮這種含水量高的中藥。
他表示,這段時間可多攝取較自滋潤的食物,如白木耳、水梨等食物;其中,白木耳可潤肺生津、緩解乾癢,含有豐富的胺基酸、植物性膠質,可以皮膚滋潤、增加保水度,保持光澤和彈性,在烹煮時,可加入適量的冰糖、枸杞子更增風味。
另外,中醫古籍《南陽活人書》記載的麥門冬粥,是由麥門冬、梗米組成;在《本草正義》中提到,麥冬其味大甘,膏脂濃郁,故專補胃陰,滋津液;烹煮時加入適量冰糖、紅棗數枚,熬煮至麥門冬爛熟即可溫服。
沈祐任提醒,入秋溫差大,日夜氣溫明顯轉涼,建議外出可多添加衣物,預防著涼感冒;洗澡時不要過度清潔,水溫勿太高,否則容易脫皮加重皮膚乾癢症狀,沐浴後可依照自身膚質,擦拭適合的乳液或乳霜;在季節替換的過度時期,要調整生活習慣及飲食,來減緩秋燥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