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胃息肉的發生原因其大多是基因、體質、發炎和幽門桿菌所致。醫師表示,胃息肉雖9成屬於良性,但若超過1公分,還是建議切除。
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徐兆甸表示,胃壁組織最內層為黏膜層,黏膜上皮組織長出來的突起物即是胃息肉,經統計,台灣的胃息肉發生率約10%。
胃息肉可區分為胃底腺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其中胃底腺性息肉最常見,約占9成,通常屬於良性息肉。少部分息肉則屬於增生性息肉與腺瘤性息肉,需要特別留意。
增生性息肉成因是吃到刺激性的飲食導致胃發炎,或因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致,好發於慢性胃炎的病人。增生性息肉通常小於1公分,也屬於良性的息肉,比例約占5至10%。若是因為幽門桿菌引起的增生性息肉,通常在根除幽門桿菌後,增生性息肉會隨之縮小。
至於腺瘤性息肉就是俗稱的胃腺瘤,雖然所占比例極低,但被視為胃癌前病變,因有30%的腺瘤性息肉內部已含惡性胃癌細胞。發生原因為幽門桿菌感染、萎縮性胃炎或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另外,經常服用胃藥也可能會導致胃底腺性息肉生成。若體質容易生成息肉,切除息肉後仍有再度發生的可能性。
徐兆甸表示,胃底腺性息肉在1公分以下,屬於良性息肉,觀察即可,若是超過1公分,還是建議切除;增生性息肉通常是良性,一般小於1公分,觀察即可,但是若大於1公分還是建議切除。不過,看到腺瘤性息肉不管大小一律切除,因為越大越會癌變,尤其是腺瘤性息肉若超過2公分則惡性機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