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近日健保署公布部分負擔新制上路一年成效,醫療改革基金會24日指出,其中在分級醫療效果方面,健保署忽視COVID-19疫情造成就醫量下滑,用低標來當作比較年度,未完整討論疫情發生前狀況。
健保門診藥費、急診部分負擔調漲,去年7月1日起上路。根據健保署23日公布實施成效,大醫院門診每人平均部分負擔較111年增加新台幣299元,基層門診就醫件數占率,實施前後自70.17%升至70.39%,增加0.22個百分點,達到分級醫療效果。
對此,醫改會認為,部分負擔新制的推動及其乏善可陳的政策效果,正突顯過去政府決心不足、不願打開天窗說亮話的算計,批評新制「以價制量效果沒有發生」、「對分級醫療無效」、「急(重)症急診壅塞不能解決」。
醫改會24日在臉書貼文指出,大醫院門診每人平均部分負擔較111年增加新台幣299元,但現在門診就醫次數卻還是民國108年以來的新高,較108年度增加0.9次。
另,醫改會指出,基層占率比COVID-19疫前還來得低,健保署忽視了COVID-19疫情造成的就醫量下滑,並用低標來當作比較年度,卻不完整討論疫情發生前的狀況;健保署東拼西湊、調整參考年度,就是為了突顯政策有效的假象,這不是保險人應有之舉,誠實為上策,不用勉強說政策有效。
至於健保署稱「在大醫院急診輕症病人有減少,所以有改善急診壅塞」,醫改會則表示,從同一份數據來看,可發現醫學中心急重症病人的暫留急診時間是近年最長,檢傷一級達到15.43小時,已遠超出小於8小時的健保品質建議,減少輕症病人湧入急診室造成擁擠,不會等於改善急(重)症急診壅塞的問題。
醫改會呼籲,健保署在新制上路1年後的現在,應更深入的監測減少了多少必要或非必要醫療,與民眾規律就醫的變化,在資料的解讀上,應更為謹慎,政策設計應避免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