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沃牆
就在川普宣布當選不久,美國財政部於十一月中公布半年度匯率政策報告,檢視期間為二0二三年下半年至二0二四年上半年,將中國大陸(下稱大陸)、德國、新加坡、越南、日本及台灣續列為「匯率操縱觀察名單」。
據悉,該匯率政策報告的三項檢視標準為,對美商品及服務貿易順差逾一百五十億美元、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逾百分之三,以及淨買匯金額對GDP比率逾百分之二,且十二個月中有八個月以上為淨買匯(阻升新台幣)。
川普重回白宮也象徵「川普二點0」時代啟航,他主張維持美元在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因市場預期其移民、稅收和貿易政策將推動美國經濟增長與通膨上升。美元指數在川普當選後接連上漲,並創七月以來新高。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則重挫,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一度貶破七點一九。川普認為弱勢美元有助出口與經濟活動,他上任後將對大陸和其他國家進口商品加徵高關稅,此舉不僅推升通膨預期,反而限制聯準會降息的空間,最終讓美元走強。
回顧川普過去任內(二0一七至二0二一年)期間,美商務部曾提議對貨幣價值相對於美元低估的國家輸美產品課徵平衡稅,表面上是關稅,本質上卻是一種隱藏版的匯率戰。早在二0一八年美中貿易戰開打之際,川普即不斷地指控大陸及歐盟「操縱匯率,並壓低利率」;他曾形容「人民幣像石頭一樣墜落,而聯準會升息,美元升值,結果卻失去競爭優勢」。而時任美國財政部長的梅努欽(Steven Mnuchin)亦附和表示,「人民幣貶值為大陸創造不公平的優勢,美國正密切觀察中國人行是否操縱匯率」。
當時,美中在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前的多輪談判中,人民幣匯率即是其中一項焦點議題。不少市場人士擔心會上演「中國版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還好只是虛驚一場。
然而,明(二0二五)年川普上任後是否重蹈覆轍,不無可能。俄羅斯在二0二二年初發動對烏克蘭戰爭,受到歐美國家金融制裁,除了禁止參與任何涉及美元的金融交易外,並被排除在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跨境支付系統(SWIFT)外。不甘繼續受美國雙率政策牽制的國家也陸續出現「去美元化」的呼聲與行動。例如,金磚國家(BRICS+)於今年十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在俄羅斯喀山舉行擴容後首次峰會。俄國倡議「金磚之橋」,擬在金磚國家之間建立一個類似於SWIFT的獨立的跨境支付和結算系統。構建中的「金磚之橋」包括BRICS DCMS 跨境訊息系統及BRICS PAY共同支付系統,主要藉以加強成員國之間的貿易訊息交換及支付,避免過度依賴SWIFT。
總結來看,川普重返白宮後,美元在短期內可能會強勁上漲,但長期趨勢仍然面臨多重挑戰,包括保護主義政策盛行引發的經濟不穩定性。倘若貿易戰持續升級,勢將引發全球供應鏈的擾亂和投資者信心下降,導致市場波動性劇增。
令人憂心的是,川普一旦將美元「武器化」,除了非美陣營更可能加速「去美元化」的腳步外,美元一旦走強,恐發生亞幣競貶,引發新一輪貨幣戰爭,將不利全球貿易及經濟成長。值得注意的是,台灣近幾年對美出口占比不斷上升,若排除香港地區,今年已超越大陸地區,未來恐持續被美財政部列為「匯率操縱觀察名單」。再者,台灣為一淺碟型經濟,匯率波動影響進出口甚鉅,不容小覷。(作者為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