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班班有鮮乳,又是倉促上路的草率政策

  「班班有鮮乳」政策亂象叢生,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年金驢獎頒給農業部長陳駿季。(取自全教總FB) 實施還不到一個學期的國小「班班有鮮乳」政策,由於問題叢生,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宣布下學期停辦;這是繼「班班有石斑」之後,民進黨政府又一個唬弄小學生的政策。再回顧過去八年多,民進黨執政倉促上路或是出爾反爾的政策更是層出不窮,惡果卻是由全民埋單。 「班班有鮮乳」是為了因應紐西蘭鮮乳明年進口免關稅而推出的政策,從增進學童健康、協助本土酪農這兩個角度來看,確屬立意良善。考量到乳糖不耐症的學童,教育部還提供國產含鈣豆漿給學童選擇,而且實施之前還調查過各縣市對於鮮乳、保久乳、含鈣豆漿的需求,並且召開地方政府說明會,整體規劃看似周全。 豈料,「班班有鮮乳」正式上路之後,各種亂象接連浮現:老師變成搬乳工不說,鮮乳送到學校後還得趕快分配、喝完,教學進度只能暫時放下;擔心無處冷藏鮮乳,許多學校選擇保久乳,但廠商送貨超量,有的學童一次帶了一整個月的量回家;學校不知道廠商何時把貨送到,如果到貨時間距離午餐太近,又怕學童喝完鮮乳吃不下飯;老師無端增加一堆處理鮮乳的瑣碎行政作業,萬一學童喝鮮乳拉肚子,還得面對家長質問。種種抱怨,不勝枚舉。 簡言之,這個應該有充裕時間規劃、執行的政策,到頭來卻是漏洞百出,教育部說各界支持不夠,農業部在十一月中旬就宣布各校不用勉強參加,終於淪為虎頭蛇尾、民怨載道的爛尾政策,乳業協會更痛批教育部是「不負責任部」,對國小學童而言更是活生生在眼前上演的負面教材。如此失敗政策的關鍵因素,歸根究柢就是中央部會沒考慮教育現場的實際運作。 「班班有鮮乳」荒腔走板並非首例,「班班有石斑」早就是在教育現場發生過的災難政策,而且同樣是由教育部和農業部攜手主演,最後落得產業界、學校、家長都一肚子苦水加火氣,實施不到九個月就草草收場。教育部和農業部竟然沒有記取教訓,讓「班班有鮮乳」重蹈「班班有石斑」的覆轍,兩部如此漫不經心,行政院也沒上緊發條,如此的執政品質只能讓人搖頭嘆息。 或許,教育部和農業部會自覺「好心予雷唚」,但是多少個學童被教育部、農業部連續唬弄兩次,他們就該淪為教育部、農業部閉門造車的犧牲品?尤其是對經濟弱勢學童而言,一次又一次的滿心期望變傷心失望,更是情何以堪? 再放大角度來看,民進黨為了拚選舉而推出的「新青安政策」,更導致全台灣房價全面飆漲,不但讓越多年輕人買房夢碎,業界還擔心五年寬限期滿引爆違約潮。房價猛升之後,中央銀行出手打房,業界又憂慮錯誤政策造成扭曲市場、爛尾樓等後遺症才正要開始。眼見房市亂成一鍋粥,十一月中旬內政部國土署表態,新青安將於二0二六年七月結束並停止利息補貼,但財政部卻緊接著說喊停還言之過早,到底誰說了算? 政府部會一人一把號,全台灣民眾看得眼花撩亂,只想問行政院到底還有沒有整體各部會意見的功能?又是誰該負起新青安之亂的責任? 過去八年多,民進黨政府硬推綠能政策,導致貪腐頻傳、缺電危機;軍公教年改毀棄信賴保護原則,程序正義丟到一旁;口罩之亂、疫苗之亂、撒幣補貼私大學生學費、開放美國萊豬…。這些政策哪個不是貪圖急功、全民埋單?

Read More

〈社論〉權力大到只剩蠻力,民進黨何不戒嚴?

  立法爆發嚴重肢體衝突,再度凸顯民進黨權力大到只剩蠻力。(中央社) 民進黨立委為杯葛在野黨三讀選罷法、憲訴法和財劃法,十九日晚間九點多破窗闖入立法院議場,還將議場多處入口鎖住不讓在野黨立委進入;立法院外集結大批青鳥聲援,還企圖闖進立法院。二十日上午在野黨立委突圍成功進入議場,朝野立委爆發激烈肢體衝突。立法院議場內上演全武行不是新聞,但以目前民進黨在五院當中實質掌握四院,竟還因抵制法案而占領國會議場,民進黨何不乾脆宣布戒嚴徹底完全執政? 就國會運作而言,本來就是少數服從多數的遊戲規則,在大多數情況之下,立法院也能遵循此一原則;但民進黨不僅在蔡英文執政期間立委占多數席次時,強行通過多項爭議性極高法案,在席次居於少數時也慣用打架方式杯葛不如己意的法案。持平而論,民主國家當中,任一政黨倘若評斷三讀通過的法案並不理想,通常以修法方式扳回一城;即使席次暫居弱勢,也應爭取民意支持壯大席次尋求修法翻案。但長期以來民進黨卻不此之圖,成為立院屢爆衝突的重要根源。 即以此次引爆國會衝突的三個法案而言,在野黨的訴求並非毫無由來。試問,倘非綠營處心積慮推動報復式罷免,甚至揚言發動「大罷免潮」,何須修法提高連署門檻?再說,現行罷免通過票數本來就有未盡合理之處,甚至可能發生少數罷免多數的怪象,國民黨提案改為當選票數加一方能罷免通過,自有其道理;但十八日朝野協商時民進黨總召柯建銘一開場就破口大罵三十分鐘,民進黨又怪在野黨沒討論,豈不自相矛盾? 再以憲訴法而言,三讀通過的民眾黨版,最大的變動在於九名大法官同意才能宣告違憲,比修法前僅增加一席,如此小修民進黨又何至於暴跳如雷?更何況,憲法規定大法官為十五席,九席同意始能宣告違憲,三分之二決當可更加嚴謹;去年前司法院長許宗力率團前往捷克考察,捷克憲法法庭與我國相同均為十五席,宣告違憲門檻即為九席,顯見民眾黨版也有其道理。 至於財劃法,民進黨更是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馬英九執政時期,民進黨為爭取擴大地方政府財源,當時台南市長賴清德形容台南市的財政是「大人穿兒童衫」,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率領台南市、嘉義縣、雲林縣、屏東縣、高雄市、宜蘭縣六個綠營執政縣市首長召開記者會,喊出「真抱歉,我們就是這麼窮!」如今立法院三讀過增加地方財源的版本,賴清德和行政院長卓榮泰反過頭來抨擊將造成中央財政困窘,到底哪個賴清德才是真實版的賴清德?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賴清德就任總統以來,國會紛爭不斷,關鍵因素在於民進黨始終不願正視國會朝小野大的現實,始終擺出強硬對抗的態勢。藍白通過國會改革法案之後,民進黨發動釋憲大戰,賴清德揚言「青鳥會飛出來」;立院本會期開議前,賴清德在民進黨中常會要求黨籍立委全勤、全員、全程服從黨團指揮,民進黨內人士分析這是確立「戰鬥」路線;針對十九日、二十日民進黨大鬧立法院,民進黨立委李坤城表示,這是早就規劃好的。顯見,民進黨根本不打算與國會多數妥協,一心只想蠻幹! 民進黨雖在立法院居於少數,但在五院當中實質掌控四院;遺憾的是,權力如此之大卻只剩蠻力。既然民進黨力挺南韓戒嚴,何不東施效顰,乾脆也宣布戒嚴,滿足為所欲為的權力慾!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兩岸經貿每況愈下的省思

2024「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日前在廈門市舉行,兩岸雖然政治氛圍不佳,但民間企業仍有合作的空間,產業的互補性仍具吸引力。(中央社) ■李沃牆 台北上海「雙城論壇」於十二月十七日登場,在兩岸關係停滯不前的緊張氣氛下,會前一波三折,顛簸難行。此次雙方簽署智慧醫療及小貓熊物種交流共兩項合作備忘錄,但能否達成「雙城好、兩岸好」,頗有疑慮。不過,這已是目前兩岸僅存的官方交流活動,仍值得珍惜。 此外,民間交流活動中,則以「兩岸企業家峰會」備受矚目。峰會自二0一三年起,每年輪流在台灣和大陸舉辦,共同研商兩岸產業交流合作的整體策略和方向,積極推動兩岸經貿交流與產業融合發展,無疑也是兩岸最重要的民間交流合作平台之一,長年下來已取得豐碩成果。 二0二四「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於十二月九至十日在廈門市舉行,年會以「打造兩岸新時代產業鏈促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為主題,下分八個小組,在既定的主題下進行深度討論。 近幾年受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供應鏈去中化」下,兩岸經貿可謂發生急遽的變化。相關的統計顯示,台灣對大陸及香港地區的出口比重已由二0二一年的百分之四十三點九高峰,逐年下降至二0二三年的百分之三十五點二,二0二四前三季僅百分之三十一點二。這期間的貿易順差亦由一千零四十六點八億美元,降至一千零三點六億美元及八百零五點二億美元。 特別在今年三月,台灣對美出口金額已超車大陸,美國躍居我最大出口市場。第一季台灣對美國出口也超過對大陸。七月,台灣對美國出口為一百一十四點五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但對大陸與香港外銷仍疲弱,對大陸及香港出口占總出口比重下降到百分之二十九點一,對美比重則上升至百分之二十八點七,創近二十四年來最小差距。 而台灣對大陸投資亦降至二十年來最低點,二0二三年的年減幅近四成,僅達三十億美元。反之,台灣對美國的投資在去年成長九倍,達九十六億美元。這些數據變化顯示,台灣正積極強化與美國的經貿聯繫,以擺脫倚賴大陸市場壓力。而且,不少台企已做好回流,或是將部份供應鏈轉移至東協、印度及美墨地區,即「Taiwan+1」、「Taiwan+N」,無疑也影響兩岸產業合作。 依據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彙總統計國內上市(櫃)公司二0二四年第三季大陸投資家數,上市公司六百八十七家,上櫃公司五百一十八家,合計一千二百零五家,占全體上市(櫃)公司總家數一千七百四十六家之百分之六十九點零一,顯示眾多企業還是要依賴大陸市場,難以完成脫離。 持平而論,兩岸雖然政治氛圍不佳,但民間企業仍有合作的空間,產業的互補性仍具吸引力,合作可創造雙贏。例如,台灣在半導體、高科技製造領域具有技術優勢,而大陸則在資本與市場規模上具有優勢。此峰會則可提供雙方企業深化供應鏈合作、推進技術轉移與市場擴展的機會。若雙方能在低敏感領域找到共識,例如新能源及材料、醫療健康照護及數位經濟,將有助於推進雙方合作及提升兩岸經貿量能。 此外,全球正快速轉向新能源與數位轉型,這為兩岸企業合作創造了新機遇。例如,大陸提出雙碳目標(「二0三0碳達峰」與「二0六0碳中和」),可與台灣的綠能科技優勢形成互補。除此,人工智慧、物聯網及智慧城市建設也可能成為雙方未來的重要合作領域。綜合言之,唯有以務實態度面對挑戰,才能為兩岸經貿與區域經濟合作注入新的動能。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Read More

〈社論〉政治來,政治去,兩岸旅遊能解鎖?

上海市副市長華源(左)日前在雙城論壇宣布將積極推動上海居民赴台團旅遊,但能否實現仍然充滿變數。(中央社)   上海市副市長華源宣布將積極推動上海居民赴台團旅遊,這對台灣觀光旅遊業當然是喜訊,政府雖表示歡迎,但陸委會立即提出「三不」原則,並建議台旅會與海旅會先行溝通。這番動作充分顯現,賴政府對於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基本上還是政治考量,要求對岸不附條件,自己卻先設條件,如此心態將為這樁好事投入變數。 二00八年七月十八日,馬政府正式開放大陸居民來台觀光,隨後幾年陸客與日俱增,二0一五年陸客達到四百一十八萬人次,不僅占當年來台境外旅客將近四成,而且是所有觀光客中消費力最高的族群;當年陸客平均每日消費兩百四十一點六美元,平均停留天數為七點二天,換算下來為台灣帶來超過新台幣兩千一百億元產值,觀光旅遊業者都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二0一六年蔡英文上台後,兩岸關係急轉直下,大陸官方逐漸限縮來台團客與自由行人數;二0一九年八月一日起,大陸全面暫停四十七個城市居民赴台自由行,二0二0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大陸在一月底禁止旅行團出境,二月六日我方宣布全面禁止大陸居民來台;其後雙方雖都稍微鬆綁,但仍只有自由行,台灣對民眾前往大陸的禁團令也始終不肯解除。去年陸客來台僅有二十二萬多人次,僅有巔峰期的百分之五點四,許多觀光旅遊業者都叫苦連天,紛紛呼籲政府全面開放陸客團與自由行旅客來台觀光。 今年大陸已陸續開放福建居民組團赴馬祖、金門旅遊,現在陸方又積極推動上海居民赴台團遊。這顯然是一個契機,因為上海戶籍常住人口加外來長住人口就有兩千四百多萬,人均GDP已達二萬七千多美元,在大陸所有城市中人均消費支出排名第一。如果能夠開放上海團客來台,台灣觀光旅遊業一定會受惠良多,台股觀光類股隨之大漲,就是最明顯的反應。 遺憾的是,賴政府雖口頭表示歡迎,卻又提出條件。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若大陸能放開政治限制」,讓自由行及團體旅客來台,我方已作好相當準備,「禁團令也會滾動檢討」;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也指出,「只要陸方不是出於政治目的,不附條件,不會隨時為脅迫而叫停」,都會歡迎,也會做出相應措施確保落實執行。 換言之,民進黨政府要大陸先放開政治限制,也不能出於政治目的,更不能附加條件。問題是,政治限制、附加條件、政治目的究竟是什麼?完全由民進黨政府說了算;而且要大陸先行動,台灣才會視情況回應。 陸委會還建議由台旅會和海旅會小兩會先行溝通,以利未來恢復旅遊交流能順利進行。此一建議看似有理,但先前陸客赴馬祖、金門旅遊,都只在大陸文旅部公告之後就付諸實施,並未經兩岸觀光小兩會溝通,足見並無必要。 說穿了,民進黨政府其實就是刻意要製造官方對官方的態勢,因為自從二0一六年五月民進黨執政以來,兩岸官方聯繫管道已完全中斷,海基海協兩會制度化溝通管道也形同虛設,早期小兩會三個月舉行一次的秘書長層級會議以及兩岸觀光交流圓桌會議,自然都隨之停擺。現在如果小兩會可以進行溝通,就意味著海基海協兩會的僵局也有望突破,更證明不需要承認九二共識,民進黨政府一樣可以跟大陸往來。在如此的狀況下,這件事能否實現仍然充滿變數。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驚聞台南市又將有一座市立歷史博物館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台南分局將改建為台南市立歷史博物館。(本報資料照)   吳昭明 火車站站前圓環,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台南分局將改建為台南市立歷史博物館。台南市又將有一座市立歷史博物館,這消息雖然聳動,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林俊憲立委竟然公開建議大家,位於延平郡王祠的台南市立歷史博物館「不要去,不然會失望」,言下之意,市立歷史博物館「非常爛」? 台南市立歷史博物館不值一看,林俊憲立委絕非信口雌黃。回顧林俊憲擔任台南市議員時的質詢,舉證有力,條理清晰,尤其準備資料之詳盡,令吾人印象深刻,然則,林俊憲公開說,市立歷史博物館令人失望的斷言,應該是理性而且正確的,何況,他是民進黨籍,不至於扯執政黨後腿。接續,且先回顧令林俊憲口中的台南市立歷史博物館。 民國一一一年二月十日,位在延平郡王祠的原「鄭成功文物館」轉型為「台南市立歷史博物館」工程經費,軟硬體共六千餘萬。針對此一工程,台南市文化局宣稱,「爭取升格為市府二級機關,展現台南作為文化首都的歷史能量,優化展示、教育、典藏、研究等博物館功能」,「整修期間發現諸多蘊含在鄭成功文物館老建築中的巧思和建築語彙,並將其從時光遺留的角落中重新發掘,博物館亦成為與公眾共同撰寫台南文史非常重要的一環與見證者」。文化局描繪的優化景象如此瑰麗,結果,竟然不值一顧,而且必須規劃另一處新的台南市立歷史博物館取代。請問,新館又將耗費納稅人多少個六千萬? 被華麗轉型的鄭成功文物館,民國九十二年許添財任內曾經「華麗轉型」自「台南市民族文物館」。其實,原來的民族文物館長期布展滿滿的文物,內容豐富、精彩,不解的是,轉型為鄭成功文物館之後,這些文物已大部分轉送到庫房去。事隔十年,文物館再次華麗轉型的結果竟然是「不要去」。如此難堪的情境,如此浪擲預算的景象,不禁想起已辭監委,主動調查赤嵌曙光案的前監委林國明,當下,還有那一位監察委員可能主動調查? 民族文物即便空間稍小,但豐富的典藏與館舍,具備完善的典藏、展示、教育、研究的功能。或是有建設才有政績的迷失,導致文物館的軟硬體一改再改,卻越改越糟糕。 如果台南市「真的需要」另一座市立歷史博物館,舊市議會、舊警察局都是很好的選擇,但舊市議會已被改為圖書館中西區分館,舊警察局成為台南美術館一館,如此決策實屬荒唐。此因,圖書館中西區分館距離台南公園的圖書館,騎摩托車僅約五分鐘,圖書館原本規劃完善,收藏台南歷史地理相關書籍與期刊,方便查閱─不過目下這些館藏已被切割他處,這是題外話,且按下。至於台南美術館,二館已經夠用,沒有必要再使用一館,即警察局。此因台南美術館經營不佳,台南人花費十多億元興建的新大樓,二館將送給文化部,改為國立,台南市留下一館,然則,一館何不藉此大好機會改為「台南市立歷史博物」? 舊議會、舊警察局廳舍,與台南市立歷史博物館、台南市立美術館,老建築再利用模式,可謂「適材適用」的首選。再則,不必花大錢,另建一處經濟部檢驗局台南分局,是一舉多得的策略。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Read More

〈社論〉操弄兩岸關係,民進黨超快神鬼變臉!

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多一點漁船燈火點綴夕陽、少一點船艦飛機的喧囂呼嘯,說出多數台灣民眾心聲。(中央社)   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在綠營冷嘲熱諷中圓滿落幕,雙方並簽署兩項合作備忘錄。來訪的上海市副市長華源宣布將推動上海居民來台旅遊團,還說「親戚越走越親、朋友越走越近」,被認為是對台釋放善意。北市府不畏民進黨扯後腿,堅持推進兩岸城市交流,為台海和平尋找一條新出路,飽受責難的台北市長蔣萬安以一句話總結:「我們都頂住壓力了」! 蔣萬安在結語致詞時表示,要「多一點對話、少一點對峙」、「多一點和平的橄欖枝、少一點衝突的酸葡萄」,「多一點漁船燈火點綴夕陽、少一點船艦飛機的喧囂呼嘯」,重申愈緊張、愈是困難的時刻,愈需要交流,增加了解比增加誤解好。尤其他提到「和平是可貴的、衝突是不智的,和平之路儘管曲折,但值得我們負重前行」,這番話既淺顯易懂、又懇切真誠,更說出多數台灣民眾對兩岸前景的心聲與期待,難怪民進黨會想方設法對他「好生伺候」。 回顧論壇籌備過程的一波三折,外界實難體會箇中艱辛。從原訂的溽暑延宕到寒冬,從來都少不了民進黨從黨中央到地方民代的冷言冷語,更不用說綠營網軍側翼的無端攻擊抹紅。表面上,賴清德總統誠摯希望兩岸破冰,雙方能盡釋前嫌、恢復官方溝通對話機制。實際上,執政黨從未打消阻撓、甚至中斷兩岸往來的念頭,只不過因茲事體大且影響層面甚深而沒有妄動。 眼見法規面無法拒絕雙城論壇,綠營遂改採政治干擾。先是陸委會「綿裡藏針」的審核,接著海基會喊話要蔣萬安向上海團提及近期在大陸被捕的三位台灣民眾,否則就是「自我矮化」,最後還要求北市府隨時停辦論壇表達對共軍演習的抗議,不然台北市長要負起全部責任。 論壇落幕後,綠營還沒放過,而且滿腦子政治操弄,至於攸關城市發展和人民生計的議題,根本不是綠營關切重點!陸委會答覆陸客團來台「不知道誰說了算」,民進黨立委質疑此舉跳過中央執政的賴政府,就是不想看到蔣萬安得分。 很顯然,民進黨「既想裝神、又不介意變鬼」,身段轉換之快,川劇變臉恐怕都自嘆不如。事實上,若沒有北京同意,華源豈能自行宣布上海團客來台旅遊?但賴政府卻未能接住此一善意順水推舟,仍然祭出三個條件,導致兩岸恢復觀光旅遊平添變數。明明這是一個打破台海僵局的難得機會之窗,民進黨卻為了掣肘蔣萬安,不惜將政治無限上綱犧牲全民利益,這也是兩岸關係難以恢復平順的重要關鍵因素。 已自行退出民進黨的前立委郭正亮,日前返回福建漳州祖籍老家祭祖,卻遭到綠營側翼圍剿,連駐德代表謝志偉都嘲諷他幫中共洗白;郭正亮則反唇相稽:「陳水扁、呂秀蓮、謝長廷都曾返鄉祭祖,洗白了?」謝志偉的尖酸反射出民進黨的嘴臉,單純的尋根之旅都會被扣上統戰,民進黨對民主制度的自信心究竟在哪裡? 防衛共軍對台威脅固然重要,但避戰更該是政府處理兩岸爭議的首要解方。即將重返白宮的川普說美國與中國大陸可以一起解決世界所有問題,拜登總統的國安顧問蘇利文也說「美國謹慎參與兩岸關係,以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美陸競合即將進入新階段,賴清德不該困在意識型態,妄想繼續打「抗中牌」以求自保,何不藉著雙城論壇順勢而為,一鼓作氣消弭台海衝突因子?

Read More

〈社論〉特種基金幾鍋渾水,立院應嚴加監督

審計部長陳瑞敏十七日表示,就業安定基金用途不符金額高達五千多萬元,將要追回。圖為前勞動部長許銘春被爆料以就安基金幫自己辦演唱會。(取自勞動部YouTube) 勞發署前北分署長謝宜容涉嫌霸凌,延燒到就業安定基金遭到濫用,審計部長陳瑞敏十七日表示,用途不符金額高達五千多萬元;無獨有偶,立法院於十三日大砍就安基金、農發基金,原因也在於遭到濫用。事實上,屬於中央政府的特種基金林林種種,其中部分儼然成為主管部會的「小金庫」,立法院、監察院應善盡監督功能,別讓特種基金的每一分錢被平白無故地浪費掉,甚至淪為政府官員一逞私慾的囊中物。 根據規定,特種基金申請設立時都應敘明設立目的、業務範圍、基金財務規劃,而且專款專用、獨立於總預算之外;特種基金的設計,是為了增加預算執行彈性而設立。但是,特種基金卻存在諸多問題,其中包括重複設置疊床架屋、績效不彰、資金閒置等等,監察院也曾要求改善。 但監委的要求卻是船過水無痕,一0五年監委陳小紅、李月德指出,民國一百年到一0四年,非營業特種基金單位數雖均為一百零五個,但預算單位數卻從九十六個增至一百零九個,其中部份基金之功能相近;但一一一年非營業特種基金單位數雖降至一百零三個,預算單位數卻膨脹到一百二十二個,資源使用效能更令人生疑。 尤有甚者,若干特種基金已被主管機關官員「把方便當隨便」,濫用不手軟,甚至疑似「國庫通黨庫」。即以就安基金而言,審計部已發現挪用五千多萬元,表示要追回;但是,所謂「追回」是用勞動部的預算回補?還是向挪用的官員追討?甚至,還有人檢舉就安基金以補助公民活動之名,卻舉辦罷免國民黨立委的活動,參加者還可以領五百元出席費;倘若此一檢舉為真,不啻是以人民血汗錢幫民進黨打選戰、發走路工,這些錢監委該不該查?檢調該不該查? 再就就安基金使用的審查過程而言,就安基金管理會委員、文化大學教授李健鴻直言,囿於時間因素,委員只能審查大項目,細項無法一一把關;如此的管理機制,倘若主管機關官員一搭一唱,上下其手、一手遮天並非難事。就安基金連續虧損三年,金額達兩百億元,雖說是受疫情影響,但監委該不該查其中還有沒有貓膩?甚至立法院是否該動用調查權一探究竟? 就安基金並非特種基金遭到濫用的孤例,近五年虧損上百億元的Gogoro、董事長掏空公司資產三點七億元然後落跑出境的如興紡織,是國發基金投資的「機車國家隊」、「牛仔褲國家隊」;涉嫌違法套利還連年虧損的聯合再生、六年慘賠六十四億元的興達海基,都是國發基金投資的「綠能國家隊」。早有立委抨擊國發基金投資「綠友友」、酬庸養人、有盈餘不繳庫,但監察院卻是始終一聲不吭,立法院就更應善盡監督之責。 農發基金在此次立法院審查預算時,被砍了三點七億元,這也是事出有因,光是超思案農業部一下子說是用農發基金吸收進口雞蛋價差,一下子又說是沒動用農發基金,就證明管理機制也太鬆散。立法院預算中心的報告指出,一0六年之後產銷調節預算年年超支,一0八年大選年更花到預算的四倍多,甚至還有三點多億元調節成掩埋、堆肥,這些用的也都是農發基金。農發基金這樣用,莫非是農業部只會用錢施政? 特種基金林林種種,濫用手段也千奇百怪。若問特種基金錢從哪裡來?也還是百姓的血汗錢,立法院、監察院豈能坐視濁成幾鍋渾水!

Read More

清寒暨優秀學子獲大碩獎助 再創社會向上新能量

即時新聞小組/台北報導 大碩青年關懷基金會於舉行113年清寒暨優秀獎助學金頒獎典禮,持續多年每年選出100名家境清寒且表現優異的學生頒發每人新台幣1萬元的獎學金,同時針對特殊需求的同學,不定期提供每月1萬元的額外資助。此舉不僅在經濟上給予扶持,更扮演學生求學路途中的關鍵推力。 該基金會創辦人、台灣知識庫董事長邱昌其自幼務農,深切體會求學歷程的艱辛與感念恩師協助。創業有成後,他成立大碩青年關懷基金會,期望將溫暖遍布台灣各地,為年輕學子帶來向上向前的力量。頒獎典禮中,邱昌其以「千金難買少年窮」勉勵同學,盼望受助者未來成就事業時,也能回饋社會,延續善的循環。 擔任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的前教育部長吳清基,在頒獎時分享自身童年故事:出身三級貧戶的他深知獎學金對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支持意義。吳清基以母親之名設立獎助學金,並引用孔子「已立立人、己達達人」理念,鼓勵同學將來有成就時,亦能伸出援手,為社會注入正能量。 113年大碩青年關懷基金會頒獎合照(前排右8 教育部前部長吳清基、右9 台灣知識庫丘昌其董事長)。(主辦單位提供)   頒獎現場,受獎代表、台大醫學系黃同學分享個人求學心路與身心調適經驗。面對課業繁忙、高壓考試與報告準備,他曾因高自我要求而忽略身體健康。透過反思與調整,他提醒在場學子,在全力向前時,應適時檢視自身狀態,保持身心平衡與快樂。黃同學感謝基金會長期協助,並期許同儕努力精進之餘,也能珍重健康。 113年大碩青年關懷基金會獎學金頒獎代表與董事長邱昌其(右)、教育部前部長吳清基 (左)合影。(主辦單位提供)   活動尾聲,邱昌其再度引用孟子「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的典故,鼓勵同學勇於面對學習與生活中種種挑戰。基金會也特別指出,對有意兼職以減輕家計負擔的學生,將優先提供工作機會。未來,清寒獎學金申請活動將持續辦理,只要全國公私立大專院校及高中職日間部學生,學業成績 80 分以上並領有低收入戶證明或清寒證明等條件,即可申請參與。基金會同時歡迎各界人士共襄盛舉,一同為台灣的善與希望貢獻力量。 更多詳細資訊,請參考財團法人大碩青年關懷基金會官方網站:https://www.taso.org.tw/

Read More

〈社論〉長照悲歌頻傳,社會安全網何時補好?

為數眾多的獨老難覓棲身之所,根據崔媽媽基金會的調查,高達九成房東不願將房子租給高齡。圖為新店警方關懷訪視獨老。(資料照) 日前,新北市發生一起七十三歲男性疑似因不堪長期照顧六十八歲病妻,而將病妻從十四樓住家窗戶丟下,導致病妻身亡的悲劇;根據統計,這是今年第八起類似的長照悲劇。明年台灣就將成為超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數將在二0五0年達到高峰,長照需求也大致依此趨勢增加;但這幾年長照悲歌仍是頻頻傳出,政府應加緊腳步彌補社會安全網,讓長者得以樂而忘齡! 台灣於二0一八年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比例達到百分之十四,成為高齡社會;而從百分之十四提高到百分之二十的超高齡社會,只歷經七年時間,明年就將達標。若依六十五以上人口數觀察,二0二0年為三百七十九萬人,之後逐年增加,二0五0年達到七百六十六萬人高峰(中推估值),但是長照量能卻是遠遠不足,以致迭生求助無門或照顧者喘息不過而衍生的悲劇。 日前新北市發生的照顧悲劇是今年的第八起,總共已不幸造成八人死亡;而去年則有十四起,為近六年最高,僅次於二0一八年的十六起,但死亡人數二十四人卻是歷年最高。另外根據統計,二0一九年到二0二三年,高齡者受暴通報案件激增約五成,而施暴者高達約九成五是家人。這些案件的發生原因,往往在於現有機制忽略了照顧者,照顧者在外援不足之下釀生憾事。 照顧者外援不足、難以喘息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於長照人力嚴重短缺。根據統計,去年七月底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約四百二十萬人,其中長照需求者超過八十三萬人,但登錄在各類長照單位的照服員僅約九萬五千人,供需落差偏高。即以台北市而言,聯醫擴充長照服務的困境之一,就是即使床位夠但照服員也不夠的問題,其他許多縣市也遭遇類似問題,亟待從政策面著手解決。 從長照人力不足問題延伸,八十多萬名長照需求者僅約一半接受到社會安全網的?垂愛?,長照二‧0的喘息服務使用率僅約百分之二十三。今年發生的八起長照悲劇中,加害者統統都是男性;根據統計,近三十年男性照顧者的比例從一成增加至四成;再根據主計總處調查,為了照顧家中長者,男性勞工的離職風險是女性的一點六倍。由這些數據不難理解,倘若得不到適當的喘息機會,蠟燭兩頭燒的男性難免身心俱疲。 另一類長照困境,是為數眾多的獨老難覓棲身之所。根據崔媽媽基金會的調查,高達九成房東不願將房子租給高齡、身心障礙等弱勢族群;近三年來因為租屋問題向崔媽媽求助的高齡者越來越多,占總案量的比例從七成上升到將近九成。日前台北市議員王欣儀揭露,台北市有超過十一萬名高齡者沒有自用住宅,獨老面臨租屋不易問題,「包租代管」房源雖可租給獨老,但其中逾六成沒有電梯;高雄市議員鄭孟洳也反映類似狀況,甚至全台灣應該都普遍存在此一問題。 儘管獨老租屋不易已是大問題,但官方的統計卻存在嚴重落差。根據內政部推估,獨老比例約為百分之十五點六,但依衛福部的估計則為百分之九點一,按六十五歲以上總人口數計算,內政部、衛福部的估計值相差約二十八萬人,其中不知道有多少獨老沒有被社會安全網接住? 當然,目前台灣還存在其他類型的長照困境,但如論是哪一種類型都攸關賴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提到的能否讓「老年人可以擁有幸福」,問題仍在於政府是否有心面對困境、解決困境。

Read More

<開講>駁美國學者善學改善解放軍侵擾透明度論

張競 12月16日晚上20:11中央通訊社以《美學者列舉中共對台威脅5階段演變 籲台灣改善解放軍侵擾資訊透明度》刊登對美籍研究學者善學(Thomas Shattuck)訪問報導(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412160315.aspx?utm_medium=app&utm_source=cna.app&utm_campaign=inapp_share) 而中央通訊社英文報導網站Focus Taiwan亦以“ANALYSIS/Taiwan must be more transparent in reporting China's incursions: Expert”為題,先於當日下午5時32分另外刊出對善學(Thomas Shattuck)先生之英文版訪問報導(https://focustaiwan.tw/cross-strait/202412160015?utm_source=ft.app&utm_medium=app&utm_campaign=ftapp);國內多家媒體當日紛紛轉刊中央通訊社報導內容。 由於兩份報導皆提到善學(Thomas Shattuck)先生與路易斯(Benjamin Lewis)先生在美國智庫網站「外交政策研究所」(FPRI: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以“Breaking the Barrier: Four Years of PRC Military Activity Around Taiwan”所曾經共同撰稿發表之稿件。(https://www.fpri.org/article/2024/10/breaking-the-barrier-four-years-of-prc-military-activity-around-taiwan/);誠然英文版報導並未詳述該份發表於今年10月9日稿件內容,但中文版報導卻相對詳述其觀點,並且敘述該稿件將過去四年解放軍對台侵擾威脅演變過程,依據台北與華盛頓不同外交互動以及台灣政壇活動所構成節點,其中包括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出訪台灣,蔡英文總統過境美國會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以及賴清德總統就職,區分成五個階段。 此份稿件在最初發表當時,根本就未受人重視,如今中央通訊社透過專訪,發布新聞報導電稿,顯然是有意舊事重提捲土重來,但其中玄機何在?特別是緊接著近日國安團隊人士運用外籍媒體放話,斷言賴清德總統出訪後,解放軍將會發動大規模演習;隨後當賴清德總統出訪返國後,繪聲繪影聲稱中國大陸解放軍傾巢而出在台海周邊與西太平洋第一島鏈發動大規模軍事演習,但各方所認知軍事動態,顯然是與執政高層及國安團隊所敘述故事情節以及刻意編寫劇本完全不符。在事實現況與宣傳內容落差極度嚴重狀況下,早就被多方訕笑成幽靈軍演,此時突然猛炒冷飯,難道是要為國安團隊躁進盲動卸責嗎? 不論如何,針對善學與路易斯兩位先生在公開發表稿件中,針對國防部從109(2020)年9月17日開始,以「中共解放軍軍機進入我西南防空識別區內飛航」為題,公告109年9月16日台海共軍機艦動態資訊以來,經過多次調整修訂內容與標題,到當前所發布「中共解放軍台海周邊海、空動態」,所累積超過1300餘筆資料,提出多項批評建議,呼籲台灣改善解放軍侵擾資訊透明度,恐怕確實存在值得商榷空間,在此筆者必須提出不同觀點,以便駁回兩位學者對公布台海共軍動態資訊所存在誤解與偏見。 首先,兩位學者必須理解共軍海空機艦活動侵擾台海周邊海空域,其實早就存在,並非始於國防部開始對外公布動態資訊。其中產生最重要情勢變化節點,其實是始於民國108(2019)年3月31日兩架解放軍殲-11戰機飛越台海中線事件,當時兩岸關係已經開始惡化,雙方皆以強硬立場相互表態,從此台海周邊情勢就開始逐漸逆轉,共軍機艦活動日益接近台灣本島,毫無改善跡象。 該事件可查閱維基百科以「201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機越過台灣海峽中線事件」為題之記錄分析條目,在此不再贅述。美國兩位學者若要深入研究台海空情動態變化狀況,起始點並非國防部開始公布共軍在台海周邊海空動態,而是要追根究底理解此種軍事樣態真正產生變化起始端點何在,才是嚴肅治學基本要求。 其次就必須指出,影響共軍機艦在台海周邊活動樣態因素甚多,不應僅著眼於台北與華盛頓關係互動或是台灣政壇情勢發展,事實上中國大陸內部空域管理政策變化,共軍機艦進駐台海周邊海空基地數量增減,共軍訓練週期變化曲線,甚至連海峽當面共軍機場整建歲修,不論政治抑或是軍事因素,都會影響到共軍活動數量與運動航跡。兩位學者所提出階段區分,恐怕是過度簡化決定共軍動態背景因素之偏見。 再者就更要提醒,共軍機艦動態如何展現,其活動樣態敘事方式,其實都僅限於讓全國公眾理解此等軍事態勢,論圖像來說,從頭到尾不論如何變化,都僅是到達「示意圖」檔次,根本就不會將詳細資訊完整公布,而相關動態說明,更是在力求能讓普羅大眾理解前提下,又能兼顧軍機保密需求。 吾人必須理解,在公布情報蒐集資訊時,都要考量如何避免讓對方藉由我方所公布資訊,順利透過反覘技巧,破解出我方如何掌握此等海空機艦活動模式與航行運動軌跡。所以公布資料時,總是會真真假假,有些海空動態明明偵獲,未見得會完整和盤托出;國防體系在公布情報時,話到嘴邊須留三分,有其不得不為之難處,有時更要冒著觸怒國會議員與媒體記者風險,吾人必須諒解其中原因所在。 當初依據國安高層要求,對台灣鄉親公布此等資訊,真正目的不是提供學者用來歸納分析共軍活動樣態,而是讓公眾獲得某種特定狀況感受與認知;講得更明白些,這就是在國安體系指導下,所刻意包裝芒果乾,要是拿出嚴肅態度與此種資料較真,恐怕真是搞錯方向。 此外還是要肯定兩位學者撰稿批評,中英文資料不符,數字差異湊不攏,缺乏偵照影像缺乏真實感,英文網頁未能提供參考圖,未能持續通報空飄氣球,這些缺失確實應當檢討,也都可以改進。 但學者若是將示意圖所繪製航跡,當成具體實際飛行路徑,認為能夠藉此具體掌握機艦行進運動航向與機種艦型,這誤會恐怕就搞大了,其實國防部從未公布足以研判共軍機艦具體活動性質所需資訊,其中包括速度、高度、施放裝備與發射信號,缺乏具體資訊,恐怕所謂研判多半都是瞎猜。 最後必須嚴肅提醒,台海周邊海空情勢與威脅究竟嚴重到如何地步,這兩位學者不妨思考一下,南來北往商業航運並未受到干擾,過境國際民航班機正常通航,包括兩岸直航班機亦是營運順利,台灣本島飛往金門馬祖外島班機也沒有任何問題,甚至賴清德總統專機前往金門主持八二三炮戰紀念活動,也沒有因為共軍機艦在台海周邊活動而因此卻步。因此國防體系到底有無必要提供更詳細資訊,能否因此增加敘事效果,確實是值得懷疑! (作者為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