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咳少痰/皮膚乾燥 陰雨天寒氣濕氣影響 潤肺增強免疫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氣候逐漸轉涼,但濕氣仍然存在,伴隨著連綿的陰雨天氣,常令人感到身體沉重與疲憊。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李宜津表示,秋季氣候特徵為乾燥、涼爽,並伴隨寒氣與濕氣影響,養生著重滋潤肺腑,是增強免疫的秘訣。

李宜津表示,根據《黃帝內經》的理論,肺主皮毛,與人體的呼吸及津液代謝息息相關,秋燥特別容易影響肺臟、皮膚及呼吸道系統,導致皮膚乾燥、喉嚨乾癢、乾咳少痰、口乾舌燥等一系列不適症狀。中醫觀點認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養生法則,秋主養生特別是重視滋陰潤肺、斂氣,同時兼固護脾胃,以防止「秋燥」的侵襲。

她說,在飲食方面,建議應多食用滋潤、酸味、甘味的食物,如梨、百合等,這些食材不僅富含水分,還具備潤肺的功效,能養陰生津。此外,可選擇紅棗、山藥、蜂蜜等溫和補氣食物,養肺兼補脾胃,增強免疫力,防止冬季寒邪入侵。烏梅、檸檬等酸味食物則具有收斂固攝作用,符合秋季「收藏陽氣」的觀點。為了避免加重身體乾燥,建議少食燥熱及重口味的食物,如辣椒和燒烤等,以防化燥傷陰,並保持適量飲水。

在生活作息方面,遵循「順天時」的原則,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有助於維持體內陰陽平衡。李宜津指出,秋季屬金,秋季「肅殺」,萬物進入凋零,這段期間易引發情緒低落,因此應注重情緒的調適,可透過參與社交互動、冥想或適當的呼吸訓練來舒緩壓力。

李宜津指出,中醫保健透過特定穴位的刺激來調節經絡氣血,亦可增強自我免疫力,常見的秋季穴位,包括百會穴、合谷穴、列缺穴、迎香穴。按壓穴道,建議以力道適中輕按揉約3-5分鐘,直到輕微痠脹感,可於每日早晚各一次。秋燥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不可忽視,通過合理的飲食調理、環境控制和生活方式的調整,能有效減少對身體不適,保持健康與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