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觀音乘水而至

■許永河

台南擁有悠久的歷史,堆疊出豐厚的人文底蘊,承載著共同的住民記憶。走讀府城老街獨有的歷史紋理,彷彿爬梳這座城市的肌理,感受這座城市的脈動,更能發現屬於這座城市獨有的風景。巷弄的作息如故,自然的深邃幽微,人生的千姿百態,尋常運行著。也許每一個轉角的佇足,都有豁然的驚喜入眼簾來。

開山路三巷,舊稱水流觀音街。尋常熟悉的小巷,有著深遠豐厚的靜美。那年雨澇,隨枋溪洶湧河水漂流至此的古木,已斲雕成觀音,水月一輪參法相,護祐著街坊清靜。清水寺門楣上的「寶筏渡川」字樣,佛心禪意、大觀自在。葳蕤長存的兩株百年老榕,光影熱絡交錯。樹下的平安井即便封蓋,隱約間仍聽見噓寒問暖的笑語聲。巷弄的空間是可以說故事的空間,常民文化真確的存在。

清淺潺潺已是曩昔舊事不復存,河道成了紅磚道。僅能藉由連棟街屋來神遊綿延水岸旁的聚落,磚牆門板的斑駁封存了時光印痕,屋瓦石階的綠苔增添了老街韻味。彩繪牆上的色塊,藉由綠點與白線鋪陳出府城街道圓環意象,充滿趣味。老紅磚上長出一株新榕,新舊共生,何嘗不是生生不息。幻想倚在二樓木陽台上聽風觀雲,醉了醒了都不知時節的自在。水在暗溝裡汩汩流淌,是一種永恆的聲音,無論這城市怎麼變化,都不會消失。

隱身小巷裡的包子老店,低調不招搖自有饕客前來。蒸爐裡飄散出來的熱氣,股股匯成一股暖流,看似平淡無奇,卻在心底漾化開來,醞釀成專屬老時光的氣味。水晶餃煨熱雙手,喚醒味蕾,好味道,憑恃百年不變真材實料的堅持。誘人的料理毋須用精美的器皿裝著,內涵才是精華的所在,樸實無華遠勝刻意包裝。

值得流傳的故事,是藏在枝微末節的生活罅隙中。保持從容的特質、舒緩的步調,才能領略深度漫遊的旨趣。夢想著,這個靜謐的城市一隅,有條淙淙作響的小溪緩緩流過。讓河道回到熟悉的生活場域,或許是奢望,但期待它重見天日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