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園教室換氣不足 染疫風險X3

台大醫院及台大公衛學院研究顯示,幼兒園教室內二氧化碳濃度與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相關。(台大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與台大公衛學院12日指出,研究幼兒園教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可量化為空氣中病毒傳播風險,發現到了下午教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最高,當室內換氣不足時,增加COVID-19傳染風險,且達3倍之多,建議減少在室內停留時間,降低室內人數,增加室內空氣置換次數,以降低傳染風險。

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及台大公衛學院環境及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團隊,於2021年對北市某幼兒園進行連續3個月的室內空氣品質監測,發現幼兒園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會在上課週間快速累積,病毒則透過這些微粒傳播,提高感染風險。

台大醫院醫師蘇大成及陳宗延與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及副教授陳佳堃等,共同進行室內空氣品質與環境健康研究,研究團隊於2018即對台北市國民小學進行室內外空氣品質監測,研究結果發現部分教室的空氣懸浮微粒濃度超過空品標準,且與學童的氣喘診斷密切相關。

研究團隊指出,由於氣膠傳播為COVID-19傳染關鍵路徑,於是在疫情期間的2021年選定台北市某幼兒園進行3個月的室內空氣品質監測,並以「Wells–Riley模型」量化空氣中病毒傳播風險。發現幼兒園教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會累積,並在下午達到高峰,平均二氧化碳濃度普遍可達850ppm以上,結合「Wells–Riley」模型計算「基本傳播數(R0)」,上課期間室內R0值範圍為3.01至3.12,顯示新冠病毒傳染風險也隨之增加。

研究團隊表示,在如幼兒園教室這種更擁擠的環境中,二氧化碳濃度應降低至550到650ppm。研究模擬推估,要在教室內維持可接受的感染風險,則需要降低的室內人數、減少室內停留時間及降低二氧化碳濃度,這3種策略的結合運用比單一策略更具靈活性和可行性。

以30坪的教室為例,若此教室容納30人,則至少每小時需將整間教室的舊空氣以新鮮外氣取代3.6-5.4次。並建議監測二氧化碳濃度,並動態調整室內人數與停留時間,以降低感染風險,如有需要甚至可在室外上課,而在通風換氣不足之教室,須使用具高效率空氣微粒子過濾網之空氣清淨機作為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