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動刀 TAVI術後存活最高齡 107歲人瑞創紀錄

世界TAVI術後存活最高齡人瑞慶生107歲。 (振興醫院提供)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5年前102歲的陳爺爺因主動脈瓣出現問題,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TAVI),如今已是高齡107歲人瑞,寫下世界醫療紀錄。
 主動脈瓣膜是心臟血液通往全身的大門。老化兼硬化的主動脈瓣膜像年久失修不靈活的門板,在心臟收縮期無法順利打開讓血液通過,造成輸送至全身循環的血量嚴重不足。老化引起的主動脈瓣膜狹窄常發生在65歲以上,根據統計超過65歲的人2%有主動脈瓣膜狹窄,超過85歲發生率更高達4%。
 振興醫院院長魏崢醫師表示,大部分主動脈瓣膜狹窄的病人早期沒有症狀,但當瓣膜嚴重狹窄時,會發生心絞痛、昏厥及心臟衰竭等症狀,一旦發生症狀,病人的預後將急轉直下,很可能短期內就會死亡,尤其有運動性氣喘等心臟衰竭症狀的病人,猝死機率很高,從有症狀到死亡平均時間為2年。
 過去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就是直接打開心臟置換主動脈瓣膜,開胸是很大的手術,可以改善病人的症狀,更可以改善長期的存活率,平均成功率約97%。然而對於一些年紀很大或合併多重器官系統疾病的病人,手術風險大幅升高,甚至完全沒有成功的機會。
 5年前102歲陳爺爺因為突發呼吸困難,在振興醫院接受免開胸的TAVI手術,術後恢復迅速,甚至還可以到田裡做點輕鬆的工作。3年前,陳爺爺78歲的女兒林陳女士也跟父親同樣罹患嚴重的主動脈瓣狹窄,需進行外科手術,同時有肝臟及免疫等疾病,擔心無法承受開胸大手術,看到父親當年做完手術還可以下田,考慮後也選擇TAVI手術,術後復原順利出院。
 魏崢指出,TAVI手術主要以導管穿刺股動脈,先將組織瓣膜捲成長條狀,經由導管送入主動脈瓣的位置後打開,彷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苞進入溫室後瞬間綻放,取代原先病變瓣膜,恢復正常的開關。
 近2年台灣引進新型、較安全的瓣膜後,台灣各醫院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的成功率均在95%以上。台灣接受過TAV手術患者約2200位。
 不過,醫師也提醒,置放的金屬瓣膜支架雖然有好的治療效果,但目前還不知道使用年限會有多久,所以通常治療都會建議由高齡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