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聽不到…333定律判別耳中風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53歲的趙先生向來不菸不酒,自認身體健康,先前聽力檢查都正常,某天睡醒突然聽不見聲音,緊張得跑去醫院做檢查,竟確診為耳中風,讓全家人完全不可置信。
 聽力師黃妤茜表示,現今生活型態改變,生活壓力大,有愈來愈多中壯年出現突發性耳聾的狀況,若起床一旦發現耳朵悶悶的、有水聲的感覺、甚至聽不到,就可能是耳中風,雖然一般的聽力檢查可以測量出聽力的好壞,但是還要知道病史才能判定是否為耳中風,建議立即至醫院做仔細檢查。
 耳中風就是突發性耳聾,黃妤茜表示,可採用常見的333定律來做耳中風的初步判斷,包括3天內(72小時)、出現連續3個頻率、大於30分貝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呼籲民眾發現有333定律症狀時,請立即至醫院做檢查。
 根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期刊中表示,耳中風發生率約為10萬分之5~20之中,發病的年齡大多在40~54歲,男女相當,多發生於單耳,很少雙耳同時發生,所以一般也不用太過於焦慮。
 耳中風是因為供應內耳負責聽力部分的血流下降,與中風的情況相似。造成耳中風的原因相當繁多,像是病毒感染、血液循環、淋巴、外傷、免疫性問題、腫瘤等等都有可能病因,但也有些耳中風,還沒找到病因就已自癒。
 在耳中風患者當中,常有作息不正常、生活壓力大、情緒不穩定的狀況,雖然目前與突發性耳聾是沒有直接數據相關,但這些都和免疫力相關,時時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就能降低大部分疾病的風險。 
 黃妤茜表示,耳中風發作「1週內是治療黃金期」,臨床上主多以口服或注射類固醇治療、高壓氧治療,多數患者經過治療後聽力能逐漸復原,若不幸過了黃金期間,聽力可能會惡化、嚴重可能導致永久性耳聾。